我询问过不少放弃学习乐器的人,他们中很多的回答都是:
“没时间练习”。
我认为“没时间”只是表象,更深的原因是因为对学习乐器这件事“无从下手”,感到困难,从而进一步演变成丧失兴趣,不愿意再练习。
时间“挤一挤”总是会有的,每天只练十分钟也大有作用。
那么,要想使练琴这件事坚持下去,持续进行,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找到练琴的“成就点”。
也就是只有不断地得到“正反馈”的“刺激”,才能使我们越做越起劲,始终与乐趣相伴,完全不用忍受与坚持。
下面是一些具体措施,在实际运用时,可以交替尝试,选择更适合自己练习情况的。
一、一段时间内,只使用一本教材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杜绝纷杂繁乱的学习资料对自己的“干扰”。
有时候,知识太多也未必是好事,反而会使学习者“无从下手”。
一段时间内,只使用一本乐器教材,其实是选择了“最少必要知识”。
这个词汇来源于书籍《财富自由之路》,解释如下:
“当需要获得某项技能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里弄清楚都有哪些最少必要知识,然后迅速掌握它们。在那一瞬间,任何人都完成了'快速入门'——屡试不爽”。
尤其对于初学者而言,一段时间内只使用这一本教材,虽然书中的观点、方法单一,但我们可以在较快时间内,了解该乐器的“练习原理”,即从入门到精进的大致过程,各个阶段配套的作品又有哪些,又都有哪些风格,哪些流派等。
把一本教材用好、练好,虽然不会变得“超级厉害”,但自己能有个较扎实的演奏技术,还是可以达到的。
最重要的是,练习起来非常轻松,每天的练习目标非常明确,这就是杜绝“干扰”后的“清爽”。
二、一段时间内,只专注一首作品
这是根据上一条要领继续而来的,目的是更大力度地“缩小范围”,“聚焦”目标。
很多学琴者,想练的作品非常多。既想练这首,又想练那首,最后往往什么也没有练好。
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学琴者感到疲惫时,也说明其精力无法再继续支持自己学琴了。
当我们把自己的所有精力,只“聚焦”到一首作品上时,往往可以把这首作品练得比较满意。
当练好了一首作品,我们就有了经验,继续再去“攻克”下一首作品,逐渐进入“良性循环”。
切记,不可“贪心”,有舍才有得。
三、先“闭门造车”,遇到困难时,再去查阅资料与请教他人
“闭门造车”很多人会认为是个贬义词,代表了思维固化,不懂变通,也不懂得交流与探索的好处。
但有时候,它却可以帮助我们杜绝“干扰”,帮我们“迈出第一步”。
对于练琴这件事,读了再多的教材,听了再多的音乐会,看了再多的视频教程等,如果自己不亲自去练习一次,那就是没有任何意义。
只有自己上手练习,才算是“迈出了练琴之路的第一步”。
而“闭门造车”的做法,可以使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启动”练习,瞬间杜绝了所有的“干扰”。
但不可长久的“闭门造车”,这真的会导致“故步自封”。正确做法是,练不动时,也就是遇到困惑时,这时再去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
带着问题出发,目标是明确的,效果往往也是最好的。
对于初学者而言,好的做法是,先了解该乐器的“最少必要知识”,转而投入到“闭门造车”中。“造”不动了之后,带着问题寻求外界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