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这本书之前,其实我见过听过自己经历过的已经多多少少告诉我,顶尖常春藤名校不一定就一切都好,在大众给的光环背后,有很多它不足的地方。更广泛地说,现在整个精英教育更加实用主义,追名逐利,而对于里面很好资历能力的学生来说,名校并没有给他们提供许诺的素质教育,而被学校用来作为提高自己知名度或增加校友捐款的培养皿。美国如此,中国也没好到哪里去。这是我读这本书之前的想法,读完之后发现,背后的历史渊源以及真正理想的精英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些事情,这本书给了更详细的答案。
美国精英教育的起源(哈耶普上位史)
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工业革命催生的新财富和财团控制的政府。联通的铁路系统让地方性精英开始意识到要成为全国性的精英。同时面对来自南欧和东欧汹涌的移民浪潮,这些新贵族们要想办法巩固自己的阶级地位,其中最有名的阶层是新教徒的盎格鲁-萨克逊裔美国人。他们开始创办贵族学校,私密会所。随着贵族们逃离大都市向乡下搬迁,全国性的乡村学校也开始先后成立了。哈佛,耶鲁,普林斯顿都是那时候富家子弟的聚集地。大学为了弱化自己留给外界的“书呆子”形象,大力鼓励课外活动,美式橄榄球也是在那段时间诞生的。刚开始由于哈耶普招生取消了古典语言(拉丁语和希腊语,一般贵族高中才会提供,公立高中的学生根本没机会在上学时接触这些古典语言),导致公立高中申请人数井喷式增长,上层家庭开始抛弃招收公立高中人数太多的学校,其中哥伦比亚大学虽然在两年时间内减少了一半的犹太学生,还是没能阻止上层家庭抛弃哥大。哈耶普为了不重蹈覆辙,开始增加更多的申请条件,导师推荐信,校友子女加分,校友面试,倾向于运动员或有“领导特质”学生的偏好,更加强调家庭背景。虽然后来为了吸引更多优秀学生这三所学校改变了录取条件,但是重视体育和校友子女加分这两项还是没有变化,也就是说,在改革录取机制的时候,始终是学校与既得利益的贵族阶层之间的平衡。US News在上个世纪80年代推出的高校排行榜又加剧了名校之间的竞争,以及大众对于顶尖名校的追逐。名校为了降低录取率,会鼓励那些录取机会渺茫的学生申请,以拿到更低的录取率。为了扩大知名度,还会在美国以外的地方和其他当地名校(如上海的名校),或财富集中的地方(如阿联酋)开办全球范围的分校或MBA项目。在日渐激烈的竞争下,一代代繁忙而惶恐,忙得停不下来思考自己到底为什么做选择的精英学生诞生了。
忙碌惶恐的精英学生
现今顶尖大学给所有学生设定的门槛:有运动员精神同时还要有艺术造诣,要有领导者气质,要有个人魅力,要有“服务”精神,同时还要有不俗的标准化测试分数。除了最后的测试分数,其他所有标准都是属于旧贵族阶层特质。现在对精英学生的要求,不仅要有旧贵族阶层的特质,还要满足新贵族特征。有运动员精神和艺术造诣,是需要很多时间和金钱去培养才能发展处那样的气质的。有领导者气质,需要曾经主持过学生会,或话剧社社长,或棒球队队长,给人的印象就如同一位“储君”, 与百年前私立学校绅士培养方式如出一辙。要有个人魅力,就是能够社交,活跃在不同的俱乐部。要有服务精神,以作者观点,是现代版本的贵族式恩典,是对低端人群的一种施舍。
然而随着申请竞争的加剧,很多品质慢慢变质成一种获得录取的手段。为了凸显自己的“服务”精神,所以要去海地,去非洲做志愿者,比我去家乡附近一个小社区帮忙显得更突出。为了显示自己的“领导力”,所以要努力在自己社团里上位,一个不够,越多社团越好,而去嫌弃要求自己做基层工作的社团岗位。明明自己知道数学或物理不擅长也不喜欢,但为了更高的GPA,也要修完,甚至提前修这方面的大学AP课程,显示自己的全才。
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忙碌而惶恐了。有太多指标需要完成,哪里有时间去“浪费”在思考人生,体验很多有趣但无用的东西,以及和朋友培养感情上面?(书里有一个印象很深刻的例子,耶鲁的一个大四学生告诉作者,她前三年忙着学习,社交,根本没有时间深交朋友,到了大四快毕业,回过头来发现,身边几乎没有和自己聊得来的人,对自己的朋友也缺乏很多了解,而自己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开始专门留时间给自己的朋友,才发现这样的时间让她很享受很充实,感觉不再那么惶恐无助了)
我们年轻一代从出生时候起,就在为了以后过上精英式的生活互相竞争着了。为了过上精英生活,需要一份光鲜高薪的工作,为了拿到这种工作,需要读顶尖的名校,为了被录取到这样的名校,除了要上好的高中初中小学,以及强调个性发展、素质教育的幼儿园,还要额外上好的补习班,要在申请时候花钱找人指导写自荐信和准备申请材料,最好还能认识名校毕业的校友并保持不错的关系以提供实习或社会实践,拿到推荐信。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一个环节教育我们,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才值得过。精英生活并不是通向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径,而且为了过上这样的生活,我们活在了太多不必要的压力下,牺牲了很多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静下心来慢下来的时间,对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时间,和朋友深入了解的相处时间,以及不是为了拿到比赛名次或等级证书而发展一门爱好的许多乐趣。而且最糟糕的还在于,从社会层面来讲,当身处各行各业高位,对社会影响很大的人正是由这些在升学竞争集中营中幸存下来的人组成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担心他们会去真正思考什么是对全人类发展最有意义的事情,或任务,需要他们来组织更多人去实现和完成?因为他们中很多人脑子里更多的是竞争不是共赢,是标准不是幸福,是大多数人期望的而不是遵循自己内心而发展的成功轨迹,有太多发展可能性会因此被错过,所以不得不反思,现在的精英教育对年轻一代,以及对未来社会发展,承担了什么样的责任,以及他们有没有很好地履行这样的责任。
大学应该培养什么
真正的大学教育,在作者看来,应该是重视自我发展,重视自我和环境的和谐,培养在尊重彼此差异性的基础上实现共同进步的想法的教育,而不是通过残酷的优胜劣汰,培养出一群居高临下,施舍弱者,利己主义的“新贵”,也不是商业化运作的,以提高知名度,降低录取率,鼓励教授科研而非教学,吸引更多校友捐款的学校搞的教育。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几类更贴近他心目中理想大学教育的“隐藏常春藤”:二线文理学院,和部分州立大学。这些学校,还没有被卷入对录取率和校友捐款的狂热,教授普遍更重视教学以及和学生相处的时间。就读的学生也不以成为律师,进金融公司,和考顶尖医学院为职业发展目标,而是以学习为乐趣,乐于和同学探讨知识,在大四快毕业时互相扶持的努力让大家普遍感到更小的就业压力。同时因为没有了无处不在的赞美(这些在顶尖大学里很常见,因为你考入了这些学校,学校把你当未来捐款人,周围的人都是以后和你一起改变世界的同志,家长亲戚朋友们对你也有很高的期许),这些学校的学生更懂得要去努力换来应得的尊重和欣赏,更重视自我督促,更认真地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不要什么,而不是按照一个既定路线发展自己的职业。
总之这是一本写的很深入很真诚的书,不管你还是不是学生,我都推荐去看一看,毕竟社会是另一所大学,在这所大学里,我们应该怎么指导自己的发展方向,从作者理想的教育里可以得到一些参考。又或者,我们身处激烈的竞争中,对这样的竞争是不是也应该思考多一点远一点,从精英教育的竞争中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