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个模型分别是:
1、生涯三阶段模型-帮你看清现实
2、职业分析模型-帮你找到切人点
3、重要紧急四象限模型-提升你的能力
4、能力四象限模型-帮你进一步发展
5、乔哈里窗模型-帮你认清自我
一、职业生涯三阶段模型:
总体而言每个人的职业发展一般有三个时期:生存期,发展期和事业期。
生存期一般在我们工作前三年,这一段时期主要任务是活下来,首先从能做的入手。
发展期一般在我们工作三到十年,这一段时期是技能不断精进提升,目的是打造自己竞争力。
事业期一般在工作十年之后,此时开始追求自己的价值感和意义感。
这三个时期大部分人是不可跨越的,当然由于出身问题,可能一部分人生来就处于事业期,例如国民老公-王思聪,但是这只是个案,另外也有一些国民老公是从生存期一步步走过来的,例如下边这两位。
所以对于身处职场的我们,要有一个信念,凡事慢慢来,能力修炼到了,你想要的可能也就顺其自然来了,你当前的状态,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是和你的能力匹配的,一般而言,这三个时期就是我们人生的从0到1,从1到10和从10到100,具体的内容可见我的一篇文章《我们离成功到底有多远》,只不过这里的三个阶段指的是整个职业生涯,而那篇文章里提到的三个阶段是针对固定的一个行业而言。
在我们对现实有了清晰地认识后,接着我们就需要分析自己适合做什么?
二、职业分析模型
我们工作的对象大概有这四个维度:
人:与人打交道,需要侧重于沟通;
事:与物接触,相对而言需要有耐心;
具体:有绩效指标的,有规范,有统一标准;
抽象:难以量化,多元标准,需要有创意;
根绝这四个维度我们可以将职业类型划分为管理型、技术型、服务型和专家型,每一个都对应着一些相关职业,
这个模型的作用有两个:
1、帮助我们找到切入点进而去找一个自己适合的工作
比如你平时比较外向,善于和人聊天,同时喜欢演讲,那么你就可以去找服务型的工作,例如培训师。如果你平时不善言谈,喜欢数据、计算机等,那么可以找技术型的工作。
2、了解各个类型的工作重点及未来发展方向,从而可以在工作中调整及深化。
例如虽然我们是一个工程师,但我们平时比较喜欢和人打交道,而且喜欢抽象的文艺方面的东西,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向服务型的工作努力,等有了一定的实力后选择跳槽。
那么通过切人点找到工作后,首先我们就面临着如何处理自己工作任务的问题
三、重要紧急四象限模型
这个模型主要是用于处理自己的工作任务,根据重要和紧急分成了四部分。
了解这个模型之前首先要明白重要性和紧急性是如何界定的。重要性是和个人价值观相关的,就是说每一个人的工作重要性是不一样的,而紧急性是根据任务的截止期限来定。
通常大家都是在处理一、四象限的任务,因为是紧急的,所以我们会花大量时间来首先完成这些任务,所以往往充当的都是救火队员的角色,这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一直以来都很忙,如果你恰好每天任务都完成的还不错,那么你心里可能还挺有成就感,不过一定注意,这时候你就会陷入平时很努力,但是n年后依然感觉并没有任何增长的尴尬境地。
我们之所以会有这种上述困境,主要有以下2个原因
1、错把紧急当成了重要
2、完成的事情因为都是紧急的,所以看似完成了很多,但其实没有大的效果,对成长不大
而真正对我们职业成长有帮助的,是多做一些重要的事情,即第二象限的事情。这两者就是高效能和高效率的区别,高效率是你做了很多紧急的事情,看似在有限的时间完成了挺多事,还挺有所谓的成就感,但是然并卵,而高效能就是所谓的二八法则,我们用20%的付出获得了80%的回报,前提是你这20%是在做真正重要的事情。
接下来给几个应对策略
1、平时制定的月计划和日任务清单应该有一部分是基于第二象限的,即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这样坚持下去,重要的事情完成的多了,我们才能得到成长。关于如何做月、日计划和总结复盘,可以见我的另一篇文章《用一个Excel搞定时间管理》
2、分清哪些是真正的紧急且重要,哪些只是紧急但不重要,对于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如果不是自己的职责范围,可以委婉拒绝或者通过授权的方式让别人去做。
3、对于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尽量少做,这部分时间可以用来做第二象限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真正决定一个人发展的是工作八小时外,因为你八小时内可能经常做的是第四象限的事,如果你能够利用这八小时外做第二象限的事,那么坚持下去必能有所变化和发展。
随着我们处理任务的越来越多,我们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接下来我们就需要用下边这个矩阵来分析一下自己的能力了。
四、能力四象限分析模型
在我们工作几年后,一般会掌握了一些技能,例如与人沟通、计算机能力、数据分析、演讲培训、写作等。如果我们要想精进,有所发展晋升,那么就要有所侧重,这时候我们就要深入的分析这些技能了,根据我们对这些技能是否喜欢以及是否擅长可以分为如下四个部分:优势区、储存区、潜能区和盲区。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每一个区域的技能呢?
1、优势区:喜欢并擅长的技能
聚焦:如果优势区技能很多,可以精简聚焦,专注于发展某一到两个,把这个技能打造到极致;
外化,现在已然不是那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已经进入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
2、潜能区:喜欢但不擅长的技能
刻意练习:对于自己喜欢的但是暂时不擅长的技能,我们可以在业余时间通过参加培训课或者自学的方式进行悉得,通过刻意练习来发展这方面的技能。
3、储存区:不喜欢但擅长的技能
重新定位:换个角度看待这个区域的能力,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综合使用:把这个区域的技能和喜欢区域的技能缠上链接,例如你不喜欢但擅长计算机,你比较喜欢的是培训,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开发一门有关计算机的课程进行线上或线下培训分享呢。
4、盲区:不喜欢不擅长的技能
避免和授权:尽量不做需要用到这个技能的工作,如果实在避免不了可以采取授权的方式,让擅长或者喜欢这个技能的人来做。
前四个模型主要是从技能方面来论述,但是除此之外,每一个人都是希望更加了解自己的,因为只有认清了自己才能更好的去和自己相处,去更好的在职场上有所发展。
五、乔哈里窗
这个模型根据自己和别人对自己是否了解分成了四个象限,目的就是更加的认清自己。也就是扩大公开的我(别人知道我也知道)这个区域,当然这里并不牵涉个人隐私或者不愿意让他人知道自己的事情。那么该如何把其他三个区域尽量都转化为公开的我这个区域呢。
隐藏的我:别人不知道但我知道
可以通过适时的宣传自己,进行自我展示,例如参加活动、交流分享等。
未知的我:别人不知道我也不知道
这个就只能不断地去尝试,生活中和工作中进行“微出轨”,不断的做一些新奇的好玩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去了解自己。
背后的我:别人知道但我不知道
可以和对方交流,恳请别人的反馈来获得。
总结:
1、生涯三阶段模型-帮你看清现实
2、职业分析模型-帮你找到切人点
3、重要紧急四象限模型-提升你的能力
4、能力四象限模型-帮你进一步发展
5、乔哈里窗模型-帮你认清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