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离家已经十二年了,从青葱的十八岁到而立之年,时光匆匆,她以为她可以坦然面对过往的林林总总,但,只是以为。
在她三十岁生日这一年,她决定回老家看看,是的,她和那些大都市土著不一样,她是有“老家”的人。那条幽深的小巷子,那些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那些波光粼粼的小河,在她的记忆里已经模糊了。她之所以不回去,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已经没必要回去了,她有时候也会思念家乡,但她始终是个骄傲的人,她的家人在那里,她觉得,唯有她的家人也想见她时,他们的见面才有意义。
陈可出生在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小时候她很乖,很懂事,也很聪明。她的母亲很温柔,父亲在外,还算勤奋。但,像极了小说里的套路,农村家庭的重男轻女还是避免不了。但,她是有恃无恐的,因为母亲爱她,至少她觉得是这样。陈可考上县城初中那一年,姑姑是唯一为她高兴的人,父母都不同意她去。她留在了农村上初中。她考上重点高中的时候,已经没有人为她高兴。她哭了,最后以陈可撕毁所有奖状,父母妥协同意她念高中结束了这一场闹剧。她考上大学的时候,申请了贷款,并且告诉自己一定要走出去。陈可并没有理由生气或者伤心,直到她念大二时,发现母亲拿了一笔钱盖房子,以及帮哥哥付了新房的首付,那时候她就明白了,唯有自己是被苛刻对待的。
她与母亲为数不多的谈话也是以吵架结束。母亲大多在指责陈可这么些年没有分担家里重担,让他们独自背负了很多债务云云。但其实,只是她没有出钱为兄弟买房结婚而已,她不想听了,便挂了。自此从不主动再联系。
如果说,血浓于水的亲情是割舍不断的,那这个成立的前提是,不再有性别歧视。这些年她常常想起生活中一些不公平,职场上的一些小委屈,她都会劝自己,算了,连父母都这样待自己,又能指望别人什么呢。所以,她总是很要强。所有的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她曾经深信自己被爱,曾经也很温暖,但是后来,她变了。
她与母亲始终没办法和解。白天她会想起过去母亲对自己的态度,想从中找到一点温暖的蛛丝马迹,以此来说服自己,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晚上,母亲的影子就变成了夜,包裹了陈可的睡眠。她在一个雨夜梦见了家乡的那条小巷子,她的母亲在等她回家。她被窗外的雨声惊醒了,她以为,只要有母亲保护,自己就始终能够虚张声势,就能够咬牙坚持所有困难,这些年,她受了很多苦,受了很多气,她觉得她什么都不怕了,但是她还是怕,特别怕……可能自己的内心从得知母亲偏心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流血,这么多年始终未能痊愈。
这么多年中,母亲在巷子里等自己放学的那一幕是她一直心存侥幸的根源之一。母亲从小不让自己乱花钱,她也习惯了节俭。母亲想将陈可培养成和自己一样,为家庭付出一切的妇女,但,陈可注定是不一样的。她拿到自己第一桶金的时候,花了一大半给母亲买了一副金耳环,这是母亲心心念念几十年的愿望。可是后来,母亲把耳环送给了姨妈,只因姨妈借钱付了哥哥房子的首付。不知道世人懂不懂得一个女儿的悲伤,她拿全世界来爱一个人,却被人拿来交易。原来,她不过是上辈子随随便便投胎的一个人,她终究是母亲这辈子的路人。
因为心里有结,陈可这些年,始终觉得心无所归,像泰戈尔的诗,我的心是旷野的鸟,还是未能在你的眼睛找到自由的天空。
陈可决定要回去了。那些年,她对自己说,如果不能以一张平静温和的脸面对母亲,她就不来见。现在,她能做到了,她想好好告个别。母亲身体还很好,但是,陈可病了。
陈可想,在赋予我生命之前,母亲与任何一个少女一样,有她的童年,她的成长,她的家庭,以及,她所经历的种种酸甜苦辣,让她成为了今天的母亲。陈可试图去理解母亲。
“早自知,在你眼中的我,是你随便相识的一个,仍愿你认可,让我多一刻静坐,可使我领略一生不枉过”……这一次,陈可想回家了,想与母亲好好告别。她其实早就病了,病在了那些得不到母亲认可的每一个日子里。但,余下的残喘的人生,陈可还想为此争取一次,哪怕就一次。
那些没有得到父母认可的小孩,始终活得不够舒展。拧巴的陈可,这一次决定和解,这一次,她无比接近自由,以及理解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