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
其他内容就不提了,只对72页注1说一点∶
“理性认识”“实用价值”“情感价值”,这仨词他用的是有问题的。
康德三大批判,谈的是人的“能力”,而且都是“先天原则”下的“能力”,根本就不能用“价值”这个词,通过这个用词,发现孙教授连康德打算要干什呢都没搞清楚。
这三个词准确的使用是,都属于“先天原则下”的☞认识(知性)能力、意志(理性)能力、情感能力或判断力。
认识能力是知性的、意志能力是实践的、情感能力是判断力的。
所谓“理性认识”一词,孙教授想必要是对应着《纯批》,可是,那不叫“理性认识”,非要顺着孙教授的这四个字的形式给一个用词的话,那也得叫“知性认识”。或者叫“知性能力”。
按照他对康德的理解的思路看,再看一看他的“实用价值”一词,他应该是指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但是,那不叫“实用价值”,那叫“实践理性”,也叫“理性能力”,他用“实用”一词根本就不对,人家强调的是人的意志能力下的道德“实践”,康德在这部书怎么会谈“实用”呢?是孙教授理解歪了,康德谈的是道德领域的实践,哪有什么“实用”的意思?以为人家康德在书里谈那种拿来就能用的方法上的“实惠”和“好用见效”呢?或者,同情地理解下孙教授,把他的用词往“能力”的意思上靠一靠,把“实用”理解为“实际运用”?但是,把两个词分别放到同一语境中的语句中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种对“实用”的理解是靠不住的。
再看他的“情感价值”一词,第一段已经说过,那叫“情感能力”,不叫“情感价值”,要不,人家康德怎么会把书名叫做《判断力批判》呢。“判断力”强调的是人的“能力”,何来的“价值”一词?不要硬着脖子给我推论☞人的这种能力再往前推一步不就是人的“价值”么?搞学问不是这样子胡扯的。
简略地给个图示就是:
认识能力☞知性领域☞《纯粹理性批判》
意志能力☞实践领域☞《实践理性批判》
情感能力☞审美领域☞《判断力批判》
再谈“审丑”,早在亚里士多德生活的年代,就已经解释了“丑”能作为艺术存在的必然性,亚氏之后的普罗提诺也对“丑”进行了清楚的解释。再有,“丑”何以能在艺术领域有一席之地呢?它被什么统一的呢?孙教授有可能清楚么?还谈什么“审丑”,在审美领域,对丑的认识能被审美统一,这是早有了的结论。
关于“审智”,在注1里,是针对“审丑”来说的,参考上面一段可知,古希腊早已经把“丑”解释清楚了,不必用孙教授的“智”去“审”了。就算不提古希腊时期的那两位证明“丑”也能审的人物,就算除了他们以外重新按年代直接往后排列,对于“丑”在美学领域的价值认识,也排不到孙教授那去。
从古至今,那些在“美”的问题上被写进“美学史”的人物,哪一个没有“智”呢?孙教授是不是以为对美的领域做出贡献的人们没“智”参与?莫非以为康德就是对着“美”傻乐?没“智”主要参与,“美学”能在康德那里成为独立的学科?还谈什么“以审智补之”,可笑。“审美”一词,是把“美”作为客观对象,它是外在于主体的一个东西,因为古典美学没有认识到美是主体自身创造出来的。孙教授拿所谓的“审智”补之,莫非“智”也成了客观对象,是外在于主体的一个什么东西?主体之外有美,这种理解属于古典美学的传统认识,可是,要以此推论出主体外也有个“智”有待认识,那就显得滑稽,莫非“智”也不是主体自身具备了的么?按照孙教授的逻辑看,人都不能称为人了,因为,美外在于主体,有待认识,智也成了外在于主体有待认识,那人成什么了呢?“智”都有待认识,那你还能拿什么去认识呢?拿自己的愚蠢去认识外在于主体且客观存在“智”?
孙教授还竟然把他编造的“审智”归入“学术范畴”,可谓贻笑大方张嘴就来。
注1里说:一般承袭康德审美。。。。。忽略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相对合理性云云,怎么个“合理”呢?说的出来么?还谈什么“相对合理”,这个“相对”是在站在什么角度上进行比较而得出来的呢?莫非按作者出生年代的先后顺序排的,晚出生的就“相对合理”了些?
其实,单单通过注1里的三个用词,就会发现,孙教授没读过康德,即便读了,也是糊里糊涂,连对康德所使用的概念的最常识的理解都没达到,还有什么资格谈康德的审美“有所欠缺”“不全面”。
看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其实不必通读他的文章,拈出他的几个“学术用词”的使用方式,就能判断学术质量在什么层次上,文学领域的个别的中国知识分子,太追求痛快淋漓的感觉,只要一时间能感觉自己意气风发了,什么词都敢放一块组合,殊不知,这样一来,他就是把学术玩成去体现个性张扬的笑话。表现自己文笔痛快淋漓未尝不可,但要区分在哪用,艺术创作主要需要人的自由意志参与,在这个领域做指点江山千古一人状,可能会得到人们的理解和赞许,喝几盅小酒发发狂,那是文人的权利,弄不好还能搞出篇千古奇文。而学术领域则不行,靠艺术般的机灵恣意逞才,那不叫水平,那叫学术任性,可是,这往往能在学术领域大小通吃,得到肯定,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人没心思跟这样的学术态度较真,人家的意思是随你折腾,没时间搭理。所以,张嘴千万要求谨慎,词组都能看出水平,一个用词,一个词组,把它安放到语句的什么位置上都要深思熟虑的,词安放不准,词组搭配不对,就能叫人看出学术破绽,所以,还费尽气力攒出好几十万字又有何用呢?学术著作中的语句,首先要做到语词和用词位置不可替代、不可变换,那才有一点成为“大家”的可能性。
何况这种在语句和用词上就出现问题的学术滑稽,出在了自己大部头的著作里呢?出了书不代表什么,书能有多厚,也说明不了什么,单从一个普通的“注”里,就能窥探出作者的学术水平,并以证据的形式随着作者的著作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