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赏新晴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摆出家长威严,强迫训斥孩子,导致孩子反抗,关系僵持不下,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心态”,我们总觉得孩子就应该无条件服从,却很少站在孩子的立场去体会他们的感受。从而日积月累使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考虑孩子的感受,那结果就会大不一样。
随着孩子长大,孩子开始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会试着自己去解决生活中或者学习中出现的小问题,这时我们父母要做的首先是和孩子产生呢共鸣,鼓励孩子。支持孩子,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在孩子解决问题过程中可以适当协助孩子,引导孩子,关心孩子对问题的解决,切记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在我们中国父母的教育普遍存在三种,第一种,民主型,会尊重孩子,考虑孩子的感受,合力教育方式教育孩子,第二种权威型,严格管教,压制孩子,对孩子管得太严,极易使其产生逆反心理,自暴自弃,第三种,放任型,这种家长不闻不问,认为“树大自然直”,实际上是忽略了孩子成长的特点及环境因素的重要影响,孩子就是钱一张白纸,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对孩子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思想挂念道德品质培养等有深远影响。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父母首先应该掌握好分寸和尺度,切记不可管得太严。既要关心和爱护孩子,但又不过分限制孩子,为孩子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其次应该随时做好孩子的榜样,再教育孩子之前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只有父母做好示范,孩子才会有样学样,接受好的影响。
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学会无条件的接受孩子的感受,孩子也是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孩子也有渴望被接纳,被理解,被尊重的需求,不仅是大人有这个需求,而孩子最希望的就是得到父母的接纳,理解,尊重,所以家长可以试着多了解孩子的感受,了解之后接受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孩子说“我讨厌你”,或者“我恨你”的时候家长们要如何回应呢?这时可能家长们会很难过,但是要冷静下来,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处理才是最好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理解并接受孩子的感受,根据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来解决问题。因此父母除了要接受孩子的感受,更要了解孩子的期待。孩子认为父母是他最亲近的人,就应该和自己一同分享快乐,战胜困难,同悲同喜。当他进步了,赞扬不能少,当他心存疑惑,关切询问不能少,当他遇到困难,热心帮助不能少,孩子对家长的期待就像家长对孩子的期待一样,真切又热烈。
总之,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的期待,才是我们开启孩子思想,走进孩子心灵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