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娘养巧女”。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说过。
在育儿过程中,倔娘凡事懂得放手,让孩子去尝试,自己傻傻的认同,笨笨的鼓励就行。巧娘凡事包办,不让孩子动手,处处有严格的约束,这两种教育方式,你认同哪一种呢?
我有两个表姐,都只有一个独生儿子,宠爱的不得了。
大表姐36岁才生下儿子,老来得子,特别希望孩子成才,她操心孩子的方方面面,几乎包办了孩子所有的生活,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但对学习,处处管教严厉,只要孩子愿意写作业,不玩手机,什么都可以满足他。可是她家的孩子却越来越叛逆,完全不听父母的管教,越是不让玩手机,越是对游戏痴迷上瘾。并且在家什么家务也不干,无论是为学习、还是日常生活琐事,她家里经常吵翻天,打成一片。
有次,大表姐一家带着孩子,来我家诉苦,刚刚坐下,大表姐就一把鼻涕一把泪,说她儿子:这孩子毁了,全毁在手机游戏上了。在家天天玩游戏到半夜,不写作业,老师经常打电话叫我去训话... ...孩子在一旁立即蹦起来顶嘴:我哪有天天玩,作业怎么没完成?你们天天教训我,我烦透了。
看到他们又吵起来,我们说:现在时代变了,孩子不是有吃喝就觉得快乐,他们有他们的成长环境,跟我们想的不一样,需要慢慢沟通,心平气和,不要打击,不要什么事都替他做,要让他懂规矩,还要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你想让孩子不暴躁,就不能用非常粗暴的方式来对待他。
大表姐听不进,只是一味叨叨:我们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干农活,学习的条件差,现在这么好的生活,为他操碎了心,他还不肯学。
表姐夫干脆说:不打不成材。我们那时候,被父母经常打,怎么也没打出叛逆来?
一直到现在,大表姐与孩子的隔膜还很深。家庭氛围十分压抑。所幸孩子也聪明,自己考上了高中,但是孤僻内向,与人交往,能明显感觉到他的不自信,非常容易紧张,脆弱的心态让人很心疼。
很多人都知道:过期的食物不能吃,同理,过时的观念不适用。
可是你为什么还要因循守旧?因为没有新思想。如果你没有超前的教育方式,去管教现在的孩子,我建议你不如傻傻的放手,让孩子有一个轻松的成长环境。
我想起家在县城的二表姐,她儿子自从会走路吃饭,她就是看似漫不经心的在育儿,去园子里干活,眼看孩子把菜拽坏了,她还夸他会劳动了,孩子把刚晾干的衣服,拽到水龙头下淋湿了,她还夸他会洗衣服了。她总能想出些好点子,让孩子自己去捯饬。
二表姐说:她儿子六七岁时,就会帮父母做家务。有次他们带孩子去旅行,人群快进站时,她故意把东西丢在椅子上,观看孩子的反应,孩子看见父母这么粗心大意,赶紧把东西收拾好,自己拧着大包小包跟着大人,就像是自己是当家人似的。慢慢成了习惯。
在学习上,碰到孩子有难题自己解决了,或考试成绩有进步了,他们总会说:哎哟喂,你真行啊,这些题目我们都不会,你都会,比老爸老妈强多了!
有时孩子来了兴致,还会主动给爸妈讲作业题,讲解一下,自己是怎么做出难题的。
一直到孩子上大学,二表姐说:她孩子的学习都很主动,没怎么操过心,也没太多说教的话,孩子却懂得好好感恩父母,如今大学毕业两年,已经自己开了公司,亲戚都说这孩子勤奋、责任心强,具有很多九零后没有的担当。
如今的父母,大多对孩子期望过高,自以为懂很多,就不懂得让自己笨一点,父母采取各种灌输式家教,通过思想灌输,控制孩子行为,经常的唠叨,看似没多大影响,有可能禁锢孩子的想象,影响孩子的终生。
我小的时候,父亲经常对我灌输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母亲经常对我说:不要讲究吃和穿。
从学校走进社会以后,那些看似没听进去的唠叨,那些正经八两的教育,全部演变成了魔咒:我用了几年的时间,来重新认识社会,在复杂的生存环境中,用对和不对来认知事物,用极单纯的思维,来面对挑战,挫折可想而知。
如果不是来自家庭的教育束缚过于深刻,我至少只是重新认识社会。现在,我却要用大量的时间来推翻和重组信念,一段时间,我在反反复复的掂量中,创业的机遇离我而去---死心眼、胆小、不灵活,怕冒险...让我错失了很多事业发展的机会。
尤其是在穿衣打扮上,我比同龄人不止落后一个段位,我用了N多年的时间,也没有彻底摆脱“朴素就是美”的审美观,不讲吃穿的习惯,既没有带来父母想象的结果。也没有给我带来好生活,省吃俭用,只会在职场拉低我的生活品质。
并且,现在的父母,已经完全不适应城市的生活,多年前,我们生活在农村,父母曾经苦口婆心的说教,早已经被他们自己忘记的一干二净。他们也预料不到,从前的那些教育,貌似对孩子操碎了心,却最终,成为一种枷锁,或多或少影响了孩子的创造力。
教育一定是有方法的,弗莱格说: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聪明的父母,懂得倾听孩子的需要,不唠叨、不打击,不捆绑孩子的胆量。
有句话说:停止在错误的路上前行,就是进步。
如果你实在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不如傻傻的放手,用一个笨方式,拿捏好孩子散养的程度,也许你不用那么心力交瘁,孩子就悄悄步入了成长的正轨。
当然,这个方式越早用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