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第一次离家出走
我记忆中第一次离家出走,也是属于我最早的记忆。听父亲说,这个时候我两岁半。
“妈妈,我还有一个袖套掉了……”
“妹几啊,不要管袖套了,看到你就好了,再找不到你,我就要去跳塘哩!”
母亲紧紧地把我抱到怀里,眼泪簌簌往下掉。
那时候母亲再嫁给父亲以后,跟奶奶关系不是很好。生下我以后,奶奶也不喜欢我。
出走那天,是早上起来时,听到父亲在说,要去林家湾办点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被我听到了。 吃过早饭去梨树坳玩了一上午。中午时分,奶奶把其他的孙子孙女都叫进去吃饭了,唯独没有叫我。然后我一个人就沿着大路去找父亲了。
也许是一路玩,一路耍着过去的,也许是径直一路奔过去的,总之沿着大路走就对了。居然也没走错路,没走岔路口,真的到了林家湾,在那儿一个刨木店门口待了一会儿,印象中还有门内堆积如山的刨木花,卷起来像花儿一样,让我好生觉得奇特。似乎在那儿绕了几圈,找了几回之后,我便又沿着大路走回去。
殊不知,此时家里所有人,都已经找疯了。办完事回家的父亲,发现我不见了。那时候虽然是个女儿,他也老不欢喜,但摘了地主帽子以后,好不容易才结婚,才有这么个孩子,他也是紧张得很,也顾不上责骂,赶紧发动全家人出去找。
也许是母女心灵相通,冥冥中自有联系吧。在各个路口封堵的家人都没有找到我。只有母亲一脸焦急地跑出去,也不知道往哪儿去寻,却真的远远地看着一个小不点由远及近。快步飞奔过去,发现果然是我,直接把我扯进怀里。
这次离家出走的轶事,我经常听父亲母亲说起。人生中半个童年,真的是在父母的记忆里。
02 很多次离家出走
后面有了弟弟。我又有了很多次离家出走。也许是过于敏感的缘故,也许是认为偏心的缘故,总之,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真的是离家出走过来的。
小时候有一本作文上书上,有一篇范文我至今都记得。《两个妍妍》,一个妍妍在学校是个好好学生,一个妍妍在家里却是个叛逆孩子。我觉得那篇作文就是当我班主任的舅舅特意读给我听的。因为他虽然不在班上当面批评我,但总是有意无意地用比喻来开化我。
我几乎是被母亲一直打到15岁。16岁上高中了,就再没打过了,也打不动了。一直都是学校里的佼佼者,但就是跟她顶嘴吵架。
昨天阿姨跟我说我大姑娘怎么变得这么磨,我说可能是天性,也可能是遗传。我小时候也磨得很,妈妈在外面叫我做事,我半天没有反应,好多次她气不过,拎着扁担锄头就过来给我几棍。 更多的时候,我是觉得她重男轻女。我自己犯的错误要挨打,弟弟犯的错误,首先是当姐姐的没做好榜样,也要挨打。
然后脾气变得很坏,摔锅碗瓢盆,踢竹篮撮箕,总之,要弄出点声响来宣泄我的不满。弟弟灵泛很多,一看到妈妈生气了,就赶紧动手去帮忙,或者说点好听的,让她舒服,而我则不会,一头杠到底。 当然,一顿棍棒是少不了了。看到妈妈来了,就撒腿往外面跑。跑出去了,妈妈也不追了,总之到天黑时候,她知道我会害怕,走多远、跑多远都会回来。
是啊,那时候,我多想真的离家出走,多想让他们喜欢我。可总是事与愿违,管不住自己的性子,也没办法跟妈妈屈服。 总之,一次次离家而去,一次次又灰溜溜自己回来。有时候偷着溜到灶台边赶紧帮忙干家务活,有时候自己拿根刺条跪在脸色铁青的妈妈面前,任由她发落后再好好去写作业、吃晚饭。 上高中以后,似乎口角和打骂就停止了。
但是没想到,和平的日子没多久,妈妈突发脑溢血了。从此,小时候的这些叛逆,就变成我最后悔的事情。
03 当像鸟一样,飞往自己的山
后来,我真的出走了。
研究生快毕业那年,大年初六那天,我从妈妈那儿哭了一上午,决心再也不要回到这里了。我要尽快找个对象,把自己嫁出去,也浑不知天高地厚。因为父亲好像要给后妈的儿子落户,我心里气不过,而且总觉得父亲欠母亲的,不应该对后妈这么好。总之,这个家,自从妈妈走了以后,再也没有温情了,再也不属于我了。
那一年,我遇到了我现在的先生,然后迅速地热恋在一起。那一年春节,我便跟着先生回家了,他们家里人对我很好,让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照顾和温暖。父亲在电话里痛骂着我,可那时候我铁定了心,再也不回去了。
小时候,所有主导过的那些离家出走,终于在这一次彻底实现了。十多年的寒窗苦读,我已经从山窝窝里到了大都会里。与先生一起创业一起打拼,我已经在他的踏实温暖的保护下,毫不犹豫地从原生家庭飞了出来,飞往了自己的山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从此以后,真的不用再听骂,再挨打了。
一晃又十多年过去了,那个家我也真的已经回不去了。只是偶尔逢年过节,回去看看父亲和继母。她的儿子最终没有落户,回自己家去了,而我也不在意那些了。到了春节的时候,我却倍加思念自己土生土长的家。终究,叛逆,还是要用无尽的思念和无言的深情来偿还。至少,飞出去以后,我还有回来盘旋的机会。
青春也许就是这样的,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只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按着自己的节奏去做一切想做的事情,受不得半点逼迫、听不得半点冤枉,就必须要去争个你对我错、要去辨个你清我白。
有时候,我跟父亲一起回忆这些往事,也会问起他,那时候没有人贩子么?他笑着回答说,哪有人贩子,自己家的都养不活,还去养别人家的。
是啊,感恩命运之神,并没有让我在离家出走的时候被掳走。但是可想而知,那时候父亲母亲有多少无奈。整个中国都刚缓过来,还没好好舒口气,更别提那个时代下的普通老百姓。要生儿育女,还要培养成才,只有拿出棍棒,才能让我们乖乖听话,让他们安心做事。
在棍棒底下长大,自然也不会再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们了,时代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可孩子们的叛逆期,还是不可避免地来了。虽然现在还不太敢横,但从他们身上似乎又看到了自己。突然意识到,叛逆,这就是成长本身。我反而希望孩子能鼓起勇气,跟大人对抗,去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冤屈,同时也能在对抗中去获得反思和成长,但不要像我一样,毕竟现在的离家出走,真的很危险。
(无戒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