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有病,我装的》书中展开的思考

早上醒来,一切如常。习惯性的打开得到App,听了一本有趣的书,名字叫《我有病,我装的》。刚听到书名时,我心里一愣:这个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居然还有人会故意装病。

不过换个角度想,装病有时候其实是一种示弱,是为了获得身边人的关注和保护。对于那些“专业”的装病者来说,他们更懂得疾病的机理,所以表现得格外逼真。有时候,甚至连自己都快相信是真的了。

当然,也有人装病是出于内心的某种需求。虽然装病并不被认可,但听完这本书后你会发现,装病其实很常见。很多人小时候看到生病的人被照顾,心里也会冒出想被关心、被照顾的念头,这时候装病就成了一个选择。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装病确实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一旦被揭穿,可能就会失去那些被保护和被关心的机会。书里有个例子:有人通过装病让自己显得更了不起,比如假装自己是癌症患者,与病魔抗争。当谎言被揭穿时,他获得的荣誉和称号也会随之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失败的经历。这种失败对他来说很难接受。还有些人装病是为了逃避某些事情,比如兵役,或者其他自己不想做的事。我记得以前单位里有个人特别喜欢“泡病号”,这样就能不用做那些辛苦的工作。其实现在也还有类似的情况。

书中还提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专业医生有时发现不了装病者?随着阅读深入你会发现,很多医生其实并不能完全了解病人的整体状况,往往只从表面病理去分析,忽略了背后的原因。这种忽略,反而让一些装病者能成功蒙混过关。当然,很多装病者本身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很了解。

对于那些忙碌一生的人来说,他们和专业医生的认知其实是两种概念:一个是医学知识,另一个是对自己身体的深刻了解。这两者的差异很快就会显现出来。

通过《我有病,我装的》这本书,可以看到一种社会现象:弱者通过装病寻求庇护,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理问题。当然,这种心理问题是可以通过治疗来缓解的,但如果没有及时诊治,这些现象就很难消除。

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在全球史的讲座中,让我懂得了用宏观层面视角看世界,那些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的平衡,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因素,往往会直接导致某些现象的发生。这些变化会影响整个生态环境,而这样的改变往往需要从微观层面去调整。

其实,地球的主宰并不完全是人类,更多时候,是微生物在悄悄影响和塑造着我们的世界。刚听到这个说法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是微生物呢?但仔细想想,如果没有微生物不断地改变生态环境,人类制造的垃圾又该如何分解?微生物还能改善土壤,让原本贫瘠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许多看似荒废的地方,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竟然能再次长出植物,就像雨后春笋一样覆盖原本荒芜的土地。

微生物往往通过自身的活动改变周围的环境,从而创造出更适合它们生存的条件。这种旺盛的生命力,正是微生物能量的体现。说到底,我们每个人其实也是由无数微生物组成的集合体。

我们的身体本质上就是一个由微生物构成的整体。无论是细胞还是各种组织,都是由这些微小的生命体组成的。正是这些微生物的集合,才有了我们所认知的“自己”。

当然,这样的认知,主要得益于科学思想的引导和科学工具的帮助,让我们逐渐发现了这些微小却强大的生命。回过头来看,在这样复杂的生命体中,有些人却选择无病装病,无视生命的珍贵,用装病的方式扭曲生命的价值。这种行为,其实是在暴殄天物而不自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