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送女儿去上课了,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窗台上,窗外阳光明媚,内心有些堵。
试着回想小时候的情景,8岁以前记住的不多:1、分拣茶叶的情景。2、小时候农忙没人照看我们,就跟着大人去田地间玩,累了就趴田地头睡着一会儿。3、还有和外婆说“外婆、外婆,我帮你扎个枣(辫子的谐音)”,外婆每次做饭时,鼻涕要流下时总用袖子擦拭干净,动作及时又恰到好处,但是外婆在那个老房子去世时却不敢去看她,后来每次去舅舅家总觉得阴森可怕。4、听妈妈说我小时候可“厉害”了,像个男孩子,没有小伙伴敢欺负我的,家里的体力活我也参与。记得小时候老爸在堂屋的中央吊了一个沙袋,空闲时我会上去垂打几下。老爸说长大了要送我去少林寺学武术,不知为何就没有了结果。其余则毫无印象。
所以在骨子里我觉得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很多时候我都是冲在了前面。记得那年去姐夫家,去的原因是记得的,但是过程已毫无记忆。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已无当年的冲劲了。姐姐出嫁后,老爸老妈应该也想过让我嫁家里的吧,原来没有直说过,但从言语中悟出了。再后来我与老公认识并结了婚,在上海买了房子,他们没有再说什么了。
周四读书会中,我谈到了作为女性部分的打分,谢谢萍帮我打了圆场,每个原生态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
如今每次回老家,总有些走过场的感觉,买些东西拎着放好,坐不了多久就要离开了。也许中国大部分的女人在原生家庭里都是这样的体验。每次回老家总有到此一游的感觉,自从老妈走后,老爸找了个伴,与老爸的连接感觉更少了。只要他们健健康康,我们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