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广州图书馆

最近听过播客《无人知晓》孟岩对谈陈行甲之后,我陆续看了不少他的访谈,也将他写的《在峡江的转弯处》列入了我的待读清单。

他谈到“知”与“行”的关系,令我反复回味。

他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说到和做到,而是想到和做到。”

“想到”是知,“做到”是行,“想到”离“说到”有距离,“说到”离“做到”又有距离。

从想到,到说出,再到做到,每一步之间都隔着千山万水。

这个世界上,能说到做到的人已经很少,知行合一的人更是稀缺,我自己也常常困于知和行之间的断层处。

我们很多时候只停留在“知的层面”,常常明知该怎么做,却迟迟不动,总在迟疑、退缩、甚至逃避。

往往想得多、说得出口,却最终做不到——也许这正是“懂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之一。

所谓知行合一,正是把“想”真正落地成“行”。

陈行甲却做到了,看他的采访,你能从他从容的目光与温和的语调中,感受到一种自然流露出的喜悦,那是一种源自内在一致性的平静与智慧。

一旦知与行不统一,人就容易陷入内耗:

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不断自责,难以快乐……

我们都渴望活得更踏实、更一致。

也许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想到,就说出来;说了,就努力做到。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明明清楚该怎么做,却迟迟没有行动?
你觉得是什么在阻碍我们把“知道”变为“做到”?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在知行之间找到自己的节奏,真诚对待自己,从容面对生活,做一个知行合一、心生喜悦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