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好像听明白了,为什么考试才发现其实自己不明白呢?
看书学习当时拍案叫绝,为什么到了要用的时候却想不起来,用不出来呢?
一年读了52本书,好像很忙碌,到了年底还记得多少呢?
学了不会用 = 白学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我们不会「用」的很大原因是我们学都没有学会,怎么可能会应用呢?可是因为缺乏有效反馈,我们还自以为「会了」呢。
学和用之间,有一段距离。
一般不可能今天读了一本书,第二天正好就遇到应用机会,马上可以学以致用;往往是要经过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才出现应用的机会,但是等到那个时候,我们可能早就生疏了,甚者根本就忘光了,这时候怎么可能很好的应用呢?
比如孩子春游回来,你关心他一天都发生了什么,他往往就说一句「挺好玩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你可以用问题引导孩子费曼,「去哪里了」「玩什么了」……这些增加的细节,不就是训练孩子费曼吗?有费曼的习惯和能力,孩子以后的高考作文还会成问题吗?
生活中不是缺少「用」的机会,是缺少一个发现机会的眼睛。费曼技巧让我们的学习不再单纯是「输入」,而是「输出」。平时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通过费曼技巧的「刻意输出」,盘活我们的「知识库存」,随时随地地学以致用。
把东西讲得简单清晰又有趣,需要我们不断精进,这也是我们个人不断深入理解概念,个人不断成长的过程。
当我们看了一会书,读到一个故事,我们不仅仅可以尝试说清楚写清楚,甚至可以自己在脑子里演戏。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自己要当导演,场景是怎么布置的,剧情是怎样的,怎么用他们的语言去表现这个故事?
你可以在头脑中放这种电影,这样过一遍比你单纯记忆来的效果好得多,而且是非常生动的。这个开脑洞的费曼,既是用的机会,也是学的反馈。
如何运用费曼技巧呢?
1、首先确定自己要学习的内容;
2、学习之后,要用最简洁通俗的语言把内容讲给别人听,使其能听懂(最好对方对所讲内容完全没有概念、也不懂任何专业术语);
3、找到别人理解和你表达不一样的地方;
4、用第2步弥补第3步的差异;
5、重复以上过程,直到对方懂,你也懂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