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心里万般滋味涌上心头。我有四口之家,每天柴米油盐酱醋茶伴着喜怒哀乐上演各种剧幕。突然觉得自己很是幸福,正如作者在文章结尾提到的,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我们在追求什么呢?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也不失为一种快乐。
杨绛先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位作家,她的文字朴实而又生动,对《我们仨》刻画的人物故事都入木三分,让人读了欲罢不能。作者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2001年,杨绛把她和丈夫的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2003年,93岁的杨绛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时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时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2014年,杨绛出版《洗澡之后》,为这个故事写了一个称心如意的结局。除此,作者还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有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版本。
这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用了倒叙的模式展开回忆,把家比喻成客栈,把医院比喻成船舱,把去医院的道路比喻成古驿道,用梦境来串联故事,许是作者怕自己回忆时过于悲痛吧。“我们仨”相聚相失相散于自己的回忆里,每一步都是那么小心翼翼。正如作者在文中说”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的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非常值得读的一本温馨回忆类小说,文字流畅感触颇深,从知识分子的高质量精神追求到朴实的人间烟火气,把生活琐碎都融进了爱里。读罢让人能回头审视自己,愈加热爱生活,珍惜每一个当下。家永远都是用来避风的港湾,爱与被爱都是幸福的。一部好书启迪心灵!她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