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下雨了,起床关隔壁的窗户。小孩卧室的白纱窗帘随风起舞,蚊帐被小孩裹在身底下,还仍是婴儿时期的青蛙睡姿。雨,在暗夜里总会让人多几分思虑。可以听到白天雨中听不到的声音,会听到夏夜野草和虫蚁谈天的声音。聆听似乎从地底下,从遥远的地方传来的,由弱渐强的地籁。起床整理在乌镇的照片,还是要留下一点文字和图片的,害怕时间久了,会忘记这种感觉。
我说姑娘,你试着把耳朵贴在泥土上,据说可以听见火车鸣叫的声音。在杭州的站台上我对冉同学说。她说赵老师你太文艺了吧!这些话都藏在你的身体里么?怎么这么好听!你这么敏感细腻!我们大笑着转圈,我们拍照,我们面对面抱着取暖,夜晚的风真凉。
杭州到桐乡的高铁25分钟,从桐乡汽车站到乌镇得一个半小时,时间在夜色里那么漫长。车厢内有小孩在哭闹,年轻的妈妈把他抱在怀里哄着,忽然间很想念小家宝。洗澡的时候爸爸有没有给他洗头发呢?水会不会淋到眼睛里呢?会不会夜里起来偷偷的把睡袋脱掉,光着身子睡觉呢?会不会半夜醒来找妈妈呢?女人的心很小很小,小到有时候仅能装下对一个孩子的牵挂。
选择住在东栅,因为他更古老更原始,他仍保持这最初的生活状态。姑娘说有点害怕这样的夜色和这样的老房子。如果描述记忆里中国的样子,我想乌镇和平遥是最中国的。当然乌镇是灵秀,平遥是古朴。乌镇,就是这样一个远方。不是地理空间上的远,是远离尘嚣的远,是坠入千年时光深处的一个梦游仙境。
这一次和上一次的心境大不同。第一次黑压压的一大群人,吵吵闹闹的同行,急躁不安的导游,那时候年龄不是时候,经历不是时候,一张照片都不想留下,憎恶那样的出行。
为《似水年华》而来,为木心而来,为陈丹青而来,也为红烧肉而来!那名身穿白衫黑衣的刘若英站上舞台时,透过镁光灯,穿过欢呼与尖叫,人们还是会清晰记起刘若英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样子。
清汤挂面的黑发,素颜近乎透明的脸,似乎洞穿一切的黑曜石般的眼睛。她有时候神经质,她唱出了所有女孩的渴望、热烈与惆怅。有哪个女孩,不曾怀揣心事在KTV里大声唱“栀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蓝色百褶裙上”,纪念荒腔走板的青春和爱情。
经历了时光的浸润和历练,已为人母的刘若英更从容,更温暖,也更勇敢。听着她的歌长大的女孩们,也有着共同的特质:角色变多了,纠结变少了,柔软而有筋骨。面对生活更加理性,仍以感性守护着内心的远方 。
乌镇曾以茅盾为傲,近年来,又因木心成为文学青年的圣地。木心先生说:所有国家的文艺复兴,都是从小城镇起来的。从乌镇走出一生,木心归来,仍是少年。这位静默一生的老人,在生命的归处,遇到最好的学生—陈丹青,终于得以成全毕生的文学艺术造诣,与此同时,成全了乌镇。
风啊,水啊,一顶桥。
这是木心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诗。
这七个字,写在木心美术馆最醒目处。从上而下,好像流淌而下的水滴。
不懂木心这絶言中到底有怎样的涵义?只是觉得好像空灵的禅意随着风拂面而来,简单的三种景物中似乎包含许多已知和未知的东西。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人与人,最好的相遇,就是彼此成全。
2006年,家乡另一个伟大的人—陈向宏通过王安忆、陈丹青辗转联络,将木心先生从大洋彼岸请回故乡,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直至离世,一如家人。
陈丹青说:“你不遇到木心,就会对这个时代的问题习以为常。可等到这么一个人出现,你跟他对照,就会发现我们身上的问题太多了。我们没有自尊,我们没有洁癖,我们不懂得美,我们不懂得尊敬。”我们今天读木心,总会发现木心有一种力量,你只要放空自己读他一个小时,木心便会在黑暗处将你点亮。
她与乌镇结缘,是与黄磊拍摄《似水年华》。英与文的故事是一段典型的乌镇式爱情,曲终人不散的缠绵悱恻。
对刘若英来说,乌镇不像一个拍戏的景点,更像是家,像第二个故乡。那里的桥、那里的树、那里的人,街头的姑嫂饼,巷口的臭豆腐,墙上的爬山虎,路边的桂花酿,桥下的菊花茶,以及缓缓流淌千年的小河,都亲切熟悉。
在样式古旧的乌镇邮局,寄一张明信片给远方的爱人或朋友,感受从前“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一睡钟情。民宿时时处处,都体会到乌镇人的初心。初心是什么?就是美好。在这里,这个代言着中国式爱情和乡愁的“小镇”,风貌是古的,文化是活的。
好像见到小桥流水人家,凡井水处必有桃花,春风断桥人不度……
好像水乡古桥石缝里丛生的花草在风中招摇,在水中照影,桥与倒影正是一轮满月。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好像起风了,吹皱绿波,在水面上写着看不懂的诗句,那诗句一瞬即逝……
穿行在大染坊的蓝印花布丛林中,在深深浅浅的靛蓝之间,你会愿意重新相信爱情——那种肯花时间慢慢熬煮的古典式爱情,让最浓的蓝与最淡的白彼此交融。
“总需要一条街道,可以触摸你来时的路;也总需要一些舞台,暗示你如何撑离存在的彼岸。”陈向宏曾说过。确实,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心灵的故乡——心的乌镇,来过未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