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感悟
读书内容: 教师的核心素养 p82-89
佳句摘抄:
素养来自于知识技能,又高于支持技能素养,是智慧、是文化、是精神。教师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
实践中最优秀的教育者,基本上都是体现学科知识、生活在学科知识中的人。这样的教育者,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言教者,而成为一个身教者,他的教育效率和效果可想而知。
痴迷与深爱所教学科,能够使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体验到意义、价值、激动和欢乐,这就是教师学科素养的表现。
深刻者,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也。赞科夫认为,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当掌握深刻的知识。确实如此,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首先在于他能够独立钻研和分析教材,并把教材编写意图看透,从而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深入浅出”。教师把教材钻得深,悟出来的道理就透彻,这样讲起课来就简单,能够讲到点子上。正所谓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教师一句精辟的话,常能久久萦绕于学生的脑海,令他们终生难忘。
只有当老师对教材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并对自己要讲的一切都烂熟于心,确信无疑,“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他在课堂上才拥有可供发挥能动性的自由度,才能真正做到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循循善诱,使课堂教学散发出磁性和魅力。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
读书感悟
在《教师的核心素养》一文中,余文森老师提到了就学科知识而言,学科素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刻,独到和广博。我想在这三点之上,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喜欢和热爱。正如余老师在文中所言:“痴迷与深爱所教学科,能够使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体验到意义、价值、激动和欢乐,这就是教师学科素养的表现。”人们都说“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爱一行”才能够珍惜和用心对待,才能谈接下来的深入了解与融会贯通。作为学科教师来说,自己对所教授的学科态度如何?决定了你是否是一个教书匠、教师、还是名师。如果把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当成学校或者领导安排的任务,那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根本毫无兴趣和激情可言,有的只是被动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毫无点滴的研究和进步。如果喜欢自己所教授的学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主动去解读和研究,那么在教学中则会关注教材、关注学生、关注这门学科,自己在搬运知识的同时会把知识优化整合甚至加上自己的见解,相信此时的学生会喜欢自己的课堂、喜欢上自己的课,无愧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称号。如果自己对这门学科热爱甚至痴迷,则会把这门学科看作是自己的朋友或者爱人一般,向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境界出发,在这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上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此时也许正走在通往名师的道路上。
学科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学科素养的展现也在课堂之上。
“深刻”在课堂的的表现是“深度”,课的深度。记得刚刚接触这门课的时候,县教研员高老师在我们学校调研时曾经对我说过,我们的课还需要上得有深度。当时的我并没有理解何为课的深度,随着十几年的教学和研究,高老师再和我们交流课的深度的时候我才稍有顿悟。所谓课的深度,首先需要深度解读教材。只有深度解读教材,把编者的意图看透,定位好教学目标,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深挖教材的内涵和精髓,才能够让我们的课有深度成为可能,否则所谓课的深度将成为空中楼阁。其次教学设计的有深度,教学设计中所探究的问题是否有深度,决定了这节课是否有厚度。同样的问题情境,如果只是是非的价值判断,那么很难摆脱蜻蜓点水之嫌,如果能够引起学生思辨,进而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这个环节的教学乃至这节课是有深度和厚度的。第三,有深度的课还需要一位有厚度的教师。这也就是余老师说到的广博。一位知识贫乏、语言单薄的教师,即使给他名师的教学实录,给他深度的教材解读,相信他也不可能把课演绎的精彩独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拿大家的课来上的时候感觉和味道总是不对的原因所在。设计还是那个设计,但是上课的人不一样了,课的展现也就截然不同了。所以,但凡有深度的课,其中必有一位知识广博、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的教师作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