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当前,我国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方面的瓶颈依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要改变这种局面,关键在于持续加大基础科学研究,力争在新架构、新材料等方面实现突破。
针对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的问题,需坚持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科技问题出发,进一步加强对未来科技发展和应用趋势的研判,确定、部署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基础研究投入主体多元化,引导创新资源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倾斜;着力推动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坚,通过增强源头供给能力,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以改革红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在一些关键点上发力,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结合不同区域发展实际,提升基础研究投入水平,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清晰把握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突出优势、薄弱环节、明显短板和关键需求,提出优先次序,评估并组织力量开展集成研究、协同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