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打卡】第217天 20220106
【书目24】《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作者】(英)毛姆
【版次】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5月第1版)
【页数】262页
【进度】1-63页
【摘评】
之前买过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但至今还只是搁在书架上未曾翻阅。买下今天读的这一本毛姆的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书的名字—《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这个名字瞬间就俘获了我的心。
今天读了第一章“怎样读书才有乐趣”中的五篇文章。
在第一篇《读书应该是一种享受》中,作者明确说:“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这个表述应该就是这本书名字的由来吧。除此之外,本篇中对于读书的阐述,我个人觉得比不上杨绛先生和胡适先生的见解。
接下来的三篇内容都与小说有关。毛姆觉得读小说是可以以节选精缩的内容取代全本的,因为长篇小说往往有故事冗长拖沓的毛病。对此,我的看法是,读长篇小说真的是颇淘神费力却不易有深刻认识的事,所以要么如毛姆所述选择跳读要么读节缩本——当然这样的读法只是为了了解大概并以消遣为主而不是搞学术研究。
最后一篇聊的是“畅销书的好坏”。我对当下的畅销书是怀有“敌意”的,不是因为我不认可受众的审美能力,是因为我还是觉得经得起时间淘洗的文字才更加珍贵。
【打卡】第218天 20220107
【进度】32–91页
今天读了第二章“怎样的人写出怎样的书”的前五篇文章。有写到《堂·吉诃德》、《汤姆·琼斯》、《威廉·麦斯特》以及简·奥斯汀和狄更斯。
这个章节是名副其实的“读书笔记”。因为我好久不读小说,关键是当年读毛姆所列数的那些作家的作品时也就是囫囵吞枣,所以当下读一个作家品评其他作家作品的时候,真的是百无聊赖啊。从这一点来说,读这个章节于我意义不大。
当然,个人还是非常喜欢读毛姆对狄更斯生平的讲述的。
【打卡】第219天 20220108
【进度】92–151页
今天读的三篇是关于《呼啸山庄》、司汤达和巴尔扎克的。
当你了解了这些伟大作家混乱的私生活和可鄙的品行后,你就不太容易能理解他们作品中所揭露的人性之恶所谓几何了。司汤达和巴尔扎克外貌一样丑、矮、胖,一样挥金如土,“风流韵事”一样俯拾皆是……
“安特”到一部书名:马修·约瑟夫森写的《司汤达:对幸福的追求》。
【打卡】第220天 20220109
【进度】152–241页
今天读的三篇是介绍福楼拜、列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三位小说家无疑都是小说界的巨星,但几乎都过的困顿不堪,尤其是福楼拜和陀翁。而且他们都一样的性格古怪、脾气暴戾。这些作家能写出伟大的作品,无疑证明了最可怖的邪恶和最高尚的感情有可能同时存在……
【打卡】第221天 20220110
【进度】241–295页(完)
今天读完了第二章的最后两篇:关于莫泊桑和契诃夫。在毛姆眼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以“故事本身的趣味盎然”取胜,而契诃夫却欠缺编故事的天赋,但是他的了不起正在于他没有故事却照样能写出超一流的小说。
关于契诃夫的论述这一段也特别精彩:
本书的第三章“怎样思考就有怎样的人生”包含五篇文章,分别涉及作者毛姆对于哲学书、宗教伦理书的看法以及一些这些领域的个人思考。虽然就四五十页的文字,但真知灼见俯拾皆是:
1.人生的目的只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快乐,并不为别的,那些舍己为人的行为也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一种幻想—实现自己所寻求的、做一名慷慨者的快乐。
2.在我看来,是与非不过是两个词,行为准则只是人们为了保护各自的利益而约定的一种习俗。追求自由的人并不一定要遵循那些准则,除非他认为他们对他并不妨碍。
3.费希特曾说,一个人抱持怎样的哲学观念取决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既然在哲学上只存在符合个人气质的真理,而不存在适合于每个人的普遍真理,我只好缩小搜索范围,去寻找一个和我胃口的哲学家,一个与我观点相似的哲学家。
4.听到别人的恭维,多数人会感到困窘。但奇怪的是,虔诚的信徒们在谦卑、谄媚地恭维上帝时,却以为上帝会高兴。
5.你只管做人,知道上帝并不存在。
6.只要发现能自我实现的机会,不管做出什么牺牲,都要抓住它。人们的兴趣只在于自身,而非真理。如果真理是一种价值观,那是因为真理本来就是真实的,而非因为说出真理是勇敢的。
7.人类往往牺牲真理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没自身获取惬意和利益。人们并非依照真理而活,而是活在自我假想出来的世界里。有时在我看来,人们的理想主义只不过是将真理的声望强加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之上,并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自负之心罢了。
8.生活的讽刺便是,我们人人追求的完美还是无法达到为好。
(合计179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