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英国文学,读《伦敦文学小史》(一)

今天读了6章,进度28%。

这本书没有序,虽然是正版图书,但也没个首页、作者简介之类,打开书目开门见山就是第一章,毫无半点阻拦。

在阅读性上,有些差强人意,从书中目录来看,本书是按照不同类型、不同时代、不同写作题材的文章,一章章往下写的。但作家之多,从古到今不计其数,撇开那些不知名的小作家,此书在每位作者身上着墨不多,也大都写的很官方。

如此多璀璨的作家,聚焦在英国伦敦这个绅士之乡,革命之地,都被写在这本书中。尽管阅读体验差些,应该还是能有所收获的。

第一章 文坛开拓者与不朽名著

这章起先讲了伦敦城的建立,根据九世纪编写的《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的记载,阿尔弗雷德大帝于公元886年“重建”伦敦城,它起源于一片空旷的沼泽地平原,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4500年前的一幢大型木结构建筑遗址。(想到中华有5000年的历史,外国也丝毫不差)

从12世纪开始,已有作品流传下来,包括威廉·郎格兰的《耕夫皮尔斯》、乔佛里·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前者所描写的社会现实已无从考据,后者则采用了伦敦方言为基础的古英语,奠定了后世英语文学的创作。

紧接着,名为“亚瑟王之死”的散文出现在伦敦,本书认为作者是托马斯·马洛礼,而他最后的归宿是伦敦的纽盖特监狱。或许是因为诗歌体裁的昌盛,爱德蒙·斯宾塞也采用这种形式作出了献给伊丽莎白女王的史诗般颂歌《仙后》。

斯宾塞于麦钱特泰勒斯学校毕业(伦敦城内),后也经常在伦敦出版推销作品。毕业于他同校的托马斯·基德,创作了第一部复仇悲剧《西班牙悲剧》,该剧于1592年首次被搬上舞台。

巧的是,和托马斯同住在一个出租屋的是斯托弗·马洛,那个创作了《浮士德博士》、《帖木耳大帝》等不朽名作的作家。马洛才华横溢,他的生命之烛燃烧的时间短暂,却发出了明亮的光芒。

莎士比亚至少在自己的剧作中引用了100行马洛的诗文。而到了15世纪50年代,有个叫约翰的富翁在泰晤士河畔岸建造了一座大厦,100年后,莎翁在剧作中借用了他的大名。

提到莎翁,这就不得不说以他为名的剧院-莎士比亚环球国际剧院。那时的清教徒不允许在伦敦城内建造剧院,剧团经理詹姆斯在城外,凭借兄弟的帮助,在牧师管理不到的范围内,建造了英格兰第一个永久性剧院-剧场剧院,后来迁至泰晤士河对岸的岸边区帕克大街,并正式改名为莎士比亚。

那时的辉煌放佛还在眼前,星火可以燎原,亦可以烧毁一座剧院。至1642年,清教徒得势,关闭了伦敦所有剧场。彼时相同的街道还是人流涌动,只是空荡荡的院场只有寥寥几人驻足观望,如戏散场之后观众褪去,只留一些木梁,骨架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给定一个 m x n 的矩阵,如果一个元素为 0,则将其所在行和列的所有元素都设为 0。请使用原地算法。 示例 1...
    vbuer阅读 359评论 0 0
  • 等你在那段感恩的日子 不会忘记跟笨笨的缘分来自于它的母亲,笨笨的母亲是一只很是可爱逗人的北京纯种京巴狗,一身白色...
    沈时晴阅读 264评论 1 4
  • 我不知道这个时间写下这一篇感受是否合适,做不进去英语四级题,以及刚刚看完了同人的《王盟笔记》,网上给出的评价是平淡...
    羊立方阅读 537评论 0 1
  • 溯着诗歌的河流而上,诗经小雅会读到采薇篇如下: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
    迁于乔木阅读 313评论 0 0
  • 大冰一直说他是我们的野生作家,我们是他的亲生读者。其实我是他的野生读者,他是我的亲生作家。因为我是从大学室友那里开...
    0bc2d410c445阅读 483评论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