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分析中,克洛德似乎总是被打上“心狠手辣”“没有人性”之类的标签,被理所当然看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派人物。其实在我看来不全如此。
不可否认,克洛德的确是一个魔鬼。他在面对自己的爱情时,以一种自以为对的方式,近乎变态的去追求埃斯梅拉达,当看到埃斯梅拉达与腓比斯约会,他疯狂地嫉妒,暗伤了腓比斯,甚至不惜将伤害埃斯梅拉达。他的爱是一种畸形的爱。但是,当他以为他心爱的埃斯梅拉达要被他亲手毁灭时,他的内心的痛楚我们也是有目共睹的。
在我看来,他的痛苦源于他的善良。
纵观克洛德的一生,不难发现克洛德的善良之源。克洛德的早年经历让人情不自禁产生一种崇敬之心。他热爱学习也热爱生活。他自幼便被父母送到学院,他有着极其旺盛的求知欲,对知识有着无上崇高的敬畏之心,这也让我感到很敬佩。后来,父母双亡,他承担了抚养弟弟若望的职责,这对于一个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学院“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少年来说不难想象有多困难。甚至他还抚养了丑陋无比,在当时的环境下饱受唾弃的卡西莫多。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人性的光辉一面。
但物极必反。克洛德早年的优秀使他年纪轻轻便成为了圣母院的副教主。他开始压抑自己内心一切欲望。他对知识的渴求,对宗教盲目的信仰已经远远超出了他对生活本身的热情。他与其他人不同,他的悲剧是他自己造成的,他曾经的那些好的品质,他的“博学,智慧”,对于生活的热情与渴望都在那一刻成为他背负的沉重的枷锁,让他动弹不得。
至此,我们已经看不到早年作为人的克洛德,他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作为副教主的克洛德。
克洛德身处于一个追求禁欲主义的社会,这种荒谬的对于正常人性的压迫正是造成克洛德罪恶的根源。这种社会环境的虚伪与罪恶正是克洛德的“卑鄙”之源。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我想反则亦是如此。克洛德是当时宗教禁欲主义的牺牲品,他的人生是一个悲剧,这个悲剧人物的一生经历也正象征了反人性的社会制度的弊端。作者正是想用这样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性的善良与美终会打败虚伪的宗教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