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比如刷微博微信、看新闻、读一本书、会议上的讨论等。在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接收到的信息里,到底哪些信息是可信的,可信度有多少?哪些信息是对我们有价值的?如果一条信息是牵涉到专业知识的,而我们自身当前不具备这种知识,又该如何判断信息的可信度呢?
针对信息提出正确的问题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这也是《学会提问》这本书讲述的主题。《学会提问》这本书英文版已经是第 11 版了,京东上的中文版是第 10 版。作者是尼尔.布朗(Neil Browne)和斯图尔特.基利(Stuart Keeley)。
书的开篇就提到了两种思维模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海绵式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像海绵吸水一样,对于接触到的信息,不论真假,不论价值,一概接收。信息敢来,我就敢接收。
而淘金式思维则是与信息对话,弄清楚信息本身到底是在讲什么,讲的对吗,对我有价值吗,通过不断的与信息对话,来决定接受还是抛弃该信息。我们拿读一本书来说,淘金式思维的读法可能会是这样:
这本书是讲什么主题的?
我对这个主题的疑问和想法是什么?
作者是如何讲述的,他的观点是什么?
我自己的观点是什么?我是根据什么得出这个观点的?
作者是根据什么得出这个观点的?我和作者的观点一致吗?不一致的话,原因又是什么?谁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通过这种不断的与作者对话,来修正自己的观点,学习看待一个问题的其他角度,或接受自己原来没有想到过的新观点,甚至,对作者的观点提出质疑,修正作者的观点。正如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的「视界融合」的概念一样,信息有自己的视界,我们每个人也有自己的视界,将我们自己的视界和信息的视界不断碰撞、融合,以达到一个新的视界。
在《学会提问》这本书里,作者以论题、论据、结论为基本框架,阐述了我们应该对信息提出什么问题,以帮助我们做接受还是抛弃该信息的决定。
论题就是这条信息在讲什么东西,论题一般围绕一个主题,当然一个主题下可能有多个相关问题。结论就是这条信息想要表达的真正内容,这也是一条信息存在的目的。而论据就是基于这个论题,通过什么样的逻辑推理或者证据,来证明结论的正确性。一条信息首先得包含这三部分,那么这条信息才是可检验的。在有些信息中,论题可能是隐含的。比如我们看这样一条信息: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学会提问》这本书。
这条信息的论题就是隐含的:「《学会提问》这本书值得读吗?」。而对应的结论是「值得读」。但是,这条信息里没有论据,你丫说应该读就应该读啊。如果我们把这条信息修改如下: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学会提问》这本书。这本书已经出版了很多次,最新版已经是第 11 版了,可见其魅力非同寻常。作者在书中提出的基于提问的方法论,对于检验信息非常有帮助,尤其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是需要掌握一些检验信息的方法论。检验信息的有效性,对于我们学习知识、做各种创业、投资、工作等方面的决策至关重要。
上面这条信息,我们就可以把论题、论据、结论都找出来了:
论题:这本书值得读吗?
结论:值得读
论据:多次再版说明书受欢迎,经久不衰;书中的方法论可以用来检验信息的有效性;信息的有效性对于我们做决策很重要
有了论题、论据和结论,才算是一条完整的信息。找出了信息的这三个基本点之后,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进行检验呢?作者提出了很详细的方法和很多角度,这里我们选取三个角度:
第一,信息里有没有使用存在歧义或者是抽象意义的词汇?比如我在文章第二段提到的关于信息是否对我们有价值,价值这个词其实就是一个抽象的词。因为价值这个东西,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同样一条信息,对不同的人可能价值就不一样。
比如你朋友和你说可以搞到一张杰伦演唱会第一排座位的门票,假设你是杰伦的歌迷,你自然觉得朋友提供的这条信息有价值,而如果你根本不听他的歌,你可能就会觉得这条信息没什么价值。像价值这样抽象的词,还包括自由、公平、责任等。
除了意义抽象的词,我们还要注意可能存在歧义的词,比如「高收入」。月薪一万算高收入吗?在一线城市可能不是,而在三四线城市可能就是;即使在同一个城市,刚刚工作的人可能认为是,而工作了好几年的人可能认为就不是。类似的词还包括「幸福感」、「高投资回报率」等。在一条信息里,词语的意思不明确,极有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因此,我们要注意信息里用到的词汇。
第二,从论据推出结论的过程中,这套推理逻辑是否正确,有没有存在逻辑漏洞?由这个论据只能推出这一个结论吗,是否还能推出其他结论,甚至可能与信息里的结论完全相反的结论?我们通过下面这条信息来感受一下:
大麻应该成为人们缓解剧烈疼痛的一种手段。当社会对一种毒品的药用价值达成共识时,我们就应该同意使用这种毒品。现在社会上显然已经达成了这种共识。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73% 的人认为医用大麻应该得到允许。
按照我们上面提到的方法,我们首先要找出这条信息的论题、论据和论点。这条信息的论题是「大麻应不应该成为人们缓解剧烈疼痛的手段」,就是说当我感受到剧烈的疼痛时,我可以正当的使用大麻来缓解。结论是「大麻应该成为这样的一种手段」。而论据则是「社会对毒品的药用价值达成了共识,就该同意。并且民意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人达成了共识」。
我们从论据开始推理就会发现,实际上这个论据无法支撑其结论。因为论据的第一部分「对于毒品的药用价值达成了共识」和「民意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人达成的共识」不是一个意思。对于药用价值达成的共识,指的是毒品本身有药用价值这一特点。而民意调查得出的共识,指的是一种应该广泛使用的意见。这个推理谬误就在于偷换了「共识」这个词的概念。
第三,论据的有效性有多高?如果论据中提到了各种数据指标,这些指标是如何得出来的?样本是多少?采用的抽样方法是什么?我们来看一个段子,感受一下数字的迷惑性。
特朗普和普京赛跑,结果特朗普输了。美国媒体应该怎么报道比较好?普京名列倒数第二,特朗普取得第二名。
当然,上面这个段子并不能完全说明上面这些问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数字,不同的表述方法,可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我们应该注意论据中的各种迷惑性。比如如果你看到一篇文章中使用「据国外权威研究机构调查显示」、「有 90% 的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问,国外权威研究机构是哪家?有多权威?90% 的样本是多少?不会是总共 10 个人,然后有 9 个人一样就得出的 90% 吧?
书中对于如何针对信息提问,还有更详细的展开和更多的角度。限于篇幅原因,就不再一一举例了。这本书还有两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一个是针对每种提问的角度,作者都给出了几篇示例信息让我们自己分析,接着作者按照这个提问角度的方法论,详细的展示了分析的过程,真是手把手教学;另外一个是几乎每个章节最后一个小节的标题都是「轮到你自己写时,可得注意了」,就是说我们除了站在分析输入的信息时要注意的点,同时,当我们自己在输出信息的时候也别忘了这些点。
到这里,我们应该发现了,提出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思考的过程。面对一条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然后输出问题,带着问题到信息中去寻找答案,而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我们理解和检验信息的过程,最后决定是抛弃还是接受该信息。
如果你也读过这本书或者有任何想法,欢迎在评论中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