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例,先简单交代一下这件小事的背景:
本人,正式从事运营工作约12天。所以,工作以执行为主。但是,不要小看执行啊如果你只是傻傻的执行,老大说啥你做啥,恐怕要在执行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了前几日,我就是在执行上跳了一个小小的坑,写于此算是一次复盘啦~
前几日,我接到的任务是给我司某部门写一个关于XXX的使用说明,在写之前,我就跳了第一个坑,这个坑是什么呢?就是选择承载内容的载体。我需要通过什么方式来将我所写的说明传递给对方呢?(途径是微信群哈)我就按照我的惯性,想当然的说用腾讯文档吧(唉)想想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啊,腾讯文档发到微信群,使用起来没有问题的!你是不是也这么想呢???
然后我师傅大概停顿了两三秒吧,说:腾讯文档最近挺火啊,但是,电脑上用不了,还是用word的吧。
这时候,我才反应过来,我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只考虑了我自己的使用习惯,但是我完成这个任务不单单是写完交给ta们啊,我需要让ta们可以touch到这个文档呢!而工作时间,大家通常是在pc端登录微信,我用小程序发出去这个文档的链接,导致多数人还需要拿起手机才可以看到这个小程序,才可以看到这个文档,可能还会有一部分人根本就不会去拿起手机呢,仅仅是一个触达ta们(用户)的过程,我就损失掉了这么大的用户体验!想想真是后背发凉呢~
然后,照例总结一下此文:
1.在完成任务时,眼中不应该仅仅有这个小任务,而是应该把任务首先进行拆解,然后逐个击破!以上述事件为例,我在拿到这个任务时,应当首先把这个任务经行拆解:说明载体 - 文档写作 - 发送渠道 - 后续解答(简要拆解如此啦~),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考虑到以上拆解的所有小任务,在完成时,会对用户造成什么影响,可以如何降低负面影响,如何减少用户完成此任务的阻碍,如何提高/优化用户体验!!!
举例, 第一个环节是找到一个合适的说明载体,在考虑到载体的时候,还需要继续进行分解,拆解维度可以包括:用户经常使用的载体是什么?哪个时间端习惯使用哪种载体?用户喜欢使用的载体是否可以有效的呈现文档的效果?等等。从目的出发,将任务继续进行拆解,一般拆解两三层之后,就比较清晰了,可以开始着手解决问题了。以上想要继续了解的,可以看看金字塔原理虽然此书我还没有读完呢
2.用户不仅仅是指我司的对外用户,我们身边接触到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用户。比如,我们的同事,在寻求ta们帮助时,思考如何可以让ta们愉快的接受我们的请求,尤其是在跨部门协作时,其他部门的员工就更是我们的用户了,我们需要思考,用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样的方式,更可能让对方帮助我们~
最后,我那个使用说明写的超级烂,让我师傅又亲手改写了一遍~
有想听这个复盘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