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第九:君子的礼(2)

译文参考自《隐藏的论语》。

解读只是个人暂时的浅见。

命与仁的学习不只是内在的东西,更是体现在为人处事当中,也就是表现在礼当中。

9.3

【原文】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远众,吾从下。”

【译文】

孔子说:“用麻布做成丧帽是以前的规定,现在只披纯麻布,简化、节俭了,我随大众。在堂下拜见君主是以前的规定,现在都在堂上拜,没有礼貌。虽然与大众显得不一样,我还是赞同在堂下拜。”

【解读】

八佾中有讲,礼不在于形式,注重本质。这里一种礼只是从简了,本质不变,可以跟随大众。但是内涵变了,即便是背离大众的,孔子依旧会选择自己认可的。

9.4

【原文】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

孔子绝不犯四种毛病:不妄度臆测,不草率武断,不固执己见,不惟我独尊。

【解读】

有四个问题是孔子不犯的。也就是他做到了不揣测、不武断、不固执、不自我。可以看到孔子保持一个开放的视角。

9.5

【原文】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译文】

孔子在匡受到围困,几乎丧命。他说:“周文王死后,周文化的精神不就体现在我身上吗?上天如果打算葬送周的文化,就不会让我学到这些文化。上天如果不打算葬送周的文化,匡人能拿我怎么样呢?”�

【解读】

孔子遇到风险,自嘲说老天让他知道了周朝的文化,就不会让他出事,因为要传承下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