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大崖岭概括



一、地理位置概况

1,王金庄村的地理形式基本属于东西走向,而大崖岭是王金庄二十四条大沟之一。从王金庄村后头(即西头)往西北方向走,通过往岭沟走的这条大路,经过滴水门、上马口、洪崖圪道口、红土坡、石树峧口、南岔门(三叉口),就到了大崖岭的进口。这儿是个三叉路口。三叉路口原来有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往南玉林井,往北银河井”十个字。在一块地的堰头上放着,后来被大雨水冲走了。这句话的意思标明了从王金庄通往玉林井和银河井的道路标志。也就是说在过去王金庄人民要是出村往外走到井店或县城以及其他的地方去,往南走大崖岭沟是必经之路。这条交通要道是公元一九六四年以前的必经之路。往北走是去银河井的必经之路。

2,大崖岭这条沟呈西南走向。海拔最低处791米,最高处974米,东径113.81,北纬36.O1。全沟共有665块梯田,共145.42亩。总堰长44289.77米。土质多属于红土结构。适宜种玉米、谷子、高粱、豆类等作物。蔬菜类可种南瓜、土豆、豆角萝卜及油料作物。三处羊圈,石檐子32个,水窖8个。其中,前半崖沟半山腰靠山坡与土地相接处有一个水窖是刘子定一人在九十年代修建的,还修建了一个石檐子。三处泉水,一处在主道旁边往后南洼儿走的路口处,一处在正洼儿靠南边的一处地堰跟儿。一处在南大崖岭后南洼儿岭头翻过去的一条沟的一块地堰根。六十年代初,李京良父子在后南小洼儿修建了四层梯田。付竹顺在大崖岭沟口北坡上修筑了两块梯田。一九七一年,五街大队在后半崖沟修建梯田时,李金爱被山坡上的一块滚石砸死,负出了年轻的生命。八十年代李松德一人在后半崖沟修建了一块梯田,还修建了一个石檐子。

3,羊圈的作用和意义:羊圈用来圈羊和积肥用。每到夏秋之季把羊赶在山上放养,晚上就不回家了。牧羊人只管放羊,另外派一名负责管理羊圈的劳力,白天羊上山以后,这个人就是负责弄些土或一些碎毛草垫圈。隔几天把羊粪堆积起来再垫,一直到秋后,天气凉了,羊就不在山上住了。这样就把明年种地的肥料备下了。

4,石檐子的用途:石檐子是用来遮风避雨的。人们在地里干活,遇到雨雪天气,就可以去里面避雨雪。到了农忙季节还可以在里面住宿。特别是摘花椒的季节,人们为了节省时间,就在里面住着,摘完花椒了再回家。虽然是个人修建,但可以共用。这也表现了王金庄人民高尚的品格。

二、地名由来及变更

大崖岭沟呈西南走向,在群山包围之中,群山相连,高低交错,山尖称之为岭,因此叫大崖岭。相传,大崖岭这个地名原来并不叫大崖岭,而是叫大爷岭沟,因为这里并没有很高的石崖,也没有很陡峭的山崖,只是群山环抱稍微陡一些的山坡,坡度大而已。据说,是自从王金庄立村以后姓付的一户人家有弟兄几个,成家以后,生的儿女们较多,整个家庭人口多不好管理,把弟兄几个分开另起炉灶。当时土地稀少,为了能够更好的生存又为了家庭和睦,弟兄几个各占了一条沟,老大占了大崖岭沟,带领儿女们过着起早贪黑修田农耕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后辈侄儿们就把这条沟叫成了“大爷岭沟”。又因为这条沟是一条交通要道,由于时间的延续,过渡的时间久了,人们就把它叫成了“大爷岭”,把后面的沟字省掉了。再后来根据历史的演变和文化的深入,就把这个地名叫成了现在的大崖岭。

三、故事传说

1,大崖岭沟口往北大约百米处,往银河井去的路外有一条小河,河东有石崖,石崖并不高,石崖上有一个小洞,从底部往上有一小段距离有坡度,在这个地方有两块大石头,一块形状像一条大鱼,一块形状像一只大蛤蟆。有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这条小河常年流水,有一条鱼和一只蛤蟆在河里戏水,戏水之后在返往石洞之时,正好被一位孕妇看见,于是大声喊道:快来看哪,这里有一条大鱼和一只大蛤蟆长的真大呀!她这么一喊,那条鱼和那只蛤蟆受到了惊吓,失去了灵性,动掸不得,一直没有返回洞中,时间久了就变成了大石头,直到如今,还在那个地方,随时都能看见。

2,大崖岭从沟口往里走一直到山顶,是王金庄一九六四年以前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山顶翻过去的一条沟叫石花沟。在过去各方面都不发达,只是以耕种为生,并没有其他的行业。所以人们长年累月就是修梯田种粮食,以地多为荣为贵。人们的生活用品就是从这条路往回运送,用牲口驮或人挑,村里只有一个供销社,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都在这一个供销社买。县城和村里往返之间的运货就是从这里走。在岭头的两面分别有一个歇脚处,因为岭高风大,人们来往经过此处都会在此稍作休息以防中风感冒。石花沟也有一个传说:相传有狐狸出没,人们有时会在此地露宿过夜, 晚上就会听到有很大的动静,其实就是狐狸在出没,从山顶往沟里滚石头,发出啪嚓啪嚓的声响,把人们吓个半死,认为都把地堰给砸塌了,到第二天一看还是原样,并没有损坏,胆小的人们根本不敢从这里走。另外如果从县城往回运送酒,人们都会用桶或者罐用担子挑,回来后发现酒少了甚至没有了,其实就是石花沟的狐狸喝掉了,弄的人心惶惶。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村民从外地买来两坛美酒,准备过年时与大家一起享用。这个人挑着两坛酒从石花沟往回走,因山高路远,挑着两坛酒非常吃力,走到岭头已是筋疲力尽,天也很晚了,大概已是晚上九点以后了,就在岭头的歇脚处放下担子休息了一会儿。等再挑起担子走时,感觉不对劲儿,这担子怎么这么轻巧了?心中正在疑惑,又听到啪嚓一声,酒坛摔碎了,他更为疑惑:这是怎么回事?这时就听到了岭头哈哈哈的笑声,抬头一看,看见一个女人穿着一身白衣正看着他在嘲笑,心想:难道我见着鬼了?莫非是狐狸成精了?吓得他撒腿就跑,一口气跑回了家,一病不起。至此,全村人都知道了,从此,人们再也不敢摸黑从这里走了。时间长了,人们想出了一些防止狐狸喝酒的办法,就是在桶口或罐盖处放一些脏东西(唾液或鼻涕)或者用夜壶盛酒,这样狐狸就不会喝酒了。

3,还有一个故事。就是翻过大崖岭,靠左边(也就是背坡)有一条小路。顺着小路往前走,不远处有一座小山(石花沟的南面坡的山脑上)。离山间尖不远处,有一个窟窿,两头透气。里面地方宽阔,可以遮下一群羊。人们把它叫做透阡(潜)檐。传说是二郎担山时,用担子把这座山穿透的。二郎担着山路过这里,把这座山丢在了这儿。而另一座山不知挑到哪里去了。

4,石花沟有一个石檐子,是清朝末年曹家曹善谋老先生修建的,在石檐的墙上还有老先生留下的一首诗:石板棚檐意如何,防止到此雨雪多,东来西往都方便,万古千秋永不没。

四、地貌分布

1,大崖岭以主道为界分为南大崖岭和北大崖岭以及渠洼地。南大崖岭有四个较大的小沟和两个较小的小沟,称之为“洼儿”,从沟口往里走没多远靠路南有两个小洼儿称之为前南小洼儿和后南小洼儿,再往后是红土洼儿、葫芦洼儿、后南洼儿、正洼儿。

2,北大崖岭有两个大一些的洼儿,称为前半崖沟和后半崖沟,离沟口不远处有一个北小洼儿。

3,渠洼地是紧靠主道旁边的低处地,称为渠洼地,也就是沟底的梯田。

五、变更

大崖岭的梯田最早是由付氏祖先开发修建的,经过近千年的历史发展,土地买卖的自由,这条沟里就变成了多家姓氏的土地。李刘曹张在这条沟里也有了自己的梯田和山坡。至土改前及人民公社化之前,这里的梯田和山坡都归私人所有。人民公社以后属于集体所有。王金庄二三四五街都有。二街地最多,渠沟的大块的好地大部分都是二街和三街的。那时各街以生产队为单位集体耕种。为了便于耕作及管理,又能省时省力。一九七六年,王金庄五个街在王金庄公社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报县政府批准,对王金庄由历史形成的插花地进行了以各大沟区域的调整。大崖岭沟调整为五街所有。五街又经过适当分布,由一、二、四、五、六这五个生产队耕种。改革开放后承包到户一直至今。

整理人:李海魁



              第一节渠洼地(1)

一.地理位置

大崖岭位于王金庄的西南方向,距王金庄村大约3华里左右,大崖岭又分为南大崖岭北大崖岭前半崖沟后半崖沟和大崖岭渠洼地。1964年以前是通往井店和县城的重要通道。上至横路下至横路南至崖跟北至崖跟。东经:113.814北纬36.599海拔791米。渠湾地共有梯田20块9亩地石堰总长1440.8米,一个新建石檐子,花椒树247棵核桃树48棵黑枣树10棵桐树7棵木料树2棵沟口有一个水窖。

二.土壤性状

大崖岭渠地属红白土壤,适宜种玉米.谷子.高粱.大豆.南瓜等作物。适宜栽种花椒树.核桃树.柿子树.桐树等

三.历史演变

土地私有制的封建社会时期,这条沟大部分是由付氏祖先开发,其它坡坡脑脑的梯田分别为李.张.刘.曹等家族开发,除一街村以外其余四街都有属于他们的土地。1957年土地权归为集体所有制分别为10多个生产小队所有1976年王金庄五个大队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对插花地进行了整体调整,大崖岭沟的土地全归王金庄五街所有。1981年12月依据党的农村农业改革政策实行连产承包责任制,将全部土地责任到个户,现有五街李海奎、李怀录、李聚星、李国平、李站怀、李乃勤等人耕种。

四.渠洼地的由来及故事:

大崖岭的渠洼地由于地势比较低又容易走水所以人们都叫它渠洼地。

        忆过去,看现在,悟精神,展未来,闲言过去归主题,主题就是石头记。大崖岭地处王金庄村后岭沟路段,距村大约有五六里地,大崖岭的沟口也叫三叉口,沟口的不远处立着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它的宽不足一尺,高不足两尺,上面公公正正,精心刻着"往南玉林井,往北银河井"十个大字。它象征着沧海中的灯塔,茫茫黑夜里的北斗,给来往的客人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几百年来任凭地冻天寒,风吹雨打,它都无怨无悔不折不扣地指引着来往的路人。就是这样的一块石头在浩瀚的太行山区是微不足道,举目皆是,可就是这样的一块石头,让我记忆深刻…

我不仅喜欢石头上的完美字迹,更喜欢的是千百年农民祖祖辈辈把做人的品德刻在了上面,使这块石头它能饱经风霜,历经沧桑。几百年来能巍巍屹立在这个特殊的位置,不熟悉路程的往往在此叉口犹豫难行,在它的南边被一座气势磅礴的高山夹在了中间,山顶上面托着蓝天白云,它的脚下是一条弯曲的羊肠小道,弯弯曲曲盘山而上,直通大崖岭主峰。翻过主峰就是玉林井,直通井店至涉县县城,1964年之前隧道没有开通人们就是通过这条山路把农产品运出去,在把所需物品运进来,这里不知有多少大商小贩和来往的客人从这里通过。随着时间的流逝!王金庄到大崖岭沟的路段不断加宽,修复,那块大石头也消失了,虽然石头不在了,但它的精神值得我们后辈去学习!正是:一块石头立千年,石头虽小功不凡。山区农民品德在,一代一代往下传。

整理人:曹翠晓



    第二节,前南小洼儿和后南小洼儿(2.3)

一,地理环境及地形地貌

这两个小洼儿距村庄约三华里,之间隔一条路,海拔828米,东径113.81度,北纬36.56。东至前陡坡,西与红土洼儿相接,上至山岭,下至大崖岭主道。这两个小洼儿面积很小,土地不多,梯田以上是一片陡坡,无法修造梯田,只是长一些柴草之类植物。

二,区域内现状及历史传承

前南小洼儿很小,一共才七块梯田。总面积才0.84亩,堰总长182米。最早开发者:是李进田的父辈在清朝末年从付氏家中买来的山坡,然后修建的。现在由刘香民耕种。花椒树60棵,核桃树1棵,黑枣树1棵,桐树1棵。

后南小洼儿比前南小洼儿稍大些,总共24层梯田,面积3.36亩,堰总长1440米。最早修建人是付家祖先,解放前,卖给李维柱,靠上面四层就是李维柱父子在一九六四年修建的。现在由刘香民、刘德金、刘和定、刘辰海等人耕种。椒树200棵,核桃树1棵,黑枣树2棵。

三,土质及适宜种植的作物

土质属于红土结构,土层比较厚,耐旱,地势稍陡。适宜种植玉米、谷子、高粱、豆类等作物,蔬菜类可种土豆、南瓜、豆角,也可以种油料作物。

四,地名由来

这两个小洼儿是根据方位起名的。因在大崖岭主沟走向靠南,又因为两个小洼儿紧紧相连,共同走一条路,所以取名前、后南小洼儿。

五,故事

这个故事是个真实的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因国家还外债和灾荒年,一九六四年,李维柱带领儿子们在后南小洼儿靠上边开发了四层梯田。父子们起早贪黑,不分四季,边开发边种植,成多少种多少,根据季节气温气候的更替,适宜种什么植物就种什么。几乎是每天都要栽种,能种一棵就种一棵,能种两株就种两株,有时可能种个三五棵,有时可能栽上七八株,赶到地块平整修成了,庄稼也长齐了,一块地里就有好多种作物,可以说是样样齐全。因此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全家人眉心舒展,再也不愁填不饱肚子了。别人看在眼里羡慕地流口水。也照着他们的做法去做。

整理人:李海魁



              第三节,渠洼地中段(4)

一,地理环境及地形地貌

渠洼地中段的部分,左右都是石崖,上端也是石崖,地形好像是一个胡同。这部分地并不多,也就六七块梯田,这部分与红土洼儿下口崖根以下的部分中间隔着一条路(即大崖岭沟主道),普查时把这两部分归纳到一起了。海拔高处861米,低处832米,地理位置东径113.81,北纬36.60。上至崖根,下至横路,南至路,北至崖根。

二,区域内现状及历史传承

这部分土地都是付氏付振海祖辈修建的。一九五六年以后归为集体所有。1958年人民公社其间,归为三街大队。1976年土地调整以后,归为五街四队。1982年承包到个户。由李彦苏、李庆灵、李金富、李壮地等人管理耕种。共有梯田21块,总面积4.27亩。石堰长511.23米。其中荒废6块,0.66亩,堰长240米。花椒树206棵,黑枣树9棵,核桃树2棵,桃树1棵,榆树1棵,杨树1棵。主道旁有两个石檐子,其中一个是2000年以李盛廷为主和李壮地等人修建的。

三,土质及适宜种植的植物

土质属于红土结构,土层较厚,此处见阳光相对较少,所以耐旱。适宜种植玉米谷子高粱及豆类作物。蔬菜类可种植胡萝卜、豆角等。

四,地名由来

因这里地势较低,像胡同,在主道路外,又是沟底,所以叫渠洼地。这个地方是南北大崖岭分枝的地方,也叫两岔路口。

整理人:李海魁



              第四节,红土洼儿(5)

一,地理环境及地形地貌

红土洼儿地形上窄,中间宽阔,下口比上部稍微宽阔一些。从中间往上往下地身逐渐缩短,若从对面的山上看,整个一个洼儿有点像吹饱的一个气球的样子,又好像一个红薯的模样,也可以说是像过去用的马灯罩子。梯田从山根一直到山尖,层层叠叠,非常壮观。海拔最低处876米,最高处970米,东径113.81,北纬36.60。东与石树峧相接,西与葫芦洼儿相接,上至山岭,下至主道。山尖与整个大崖岭山岭相连。

二,区域内现状及历史传承

红土洼儿的下半部分土地是付氏族人在明清时期开发修筑的。上半部分是李氏族人李刘金的爷爷从付氏家族买来的山坡,之后带领其三个儿子在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修筑的。弟兄三个分家后各得一份儿,其老兼作牧羊,于是在脊梁处修筑了一个羊圈。五六十年代,五街五队每到夏秋之季仍在那里圈羊牧羊。梯田总面积12.22亩,总堰长5277米。一九七六年经过土地调整后归为五街四队,一九八一年承包到个户。由李勤所、李存定、李乃金、李富魁、李海魁、李贵金、李贵江、李苏地、李金德、李金榜等承包管理。花椒树511棵,黑枣树20棵,柿树1棵,桐树14棵。石檐子7个,地檐子3个。二O一九年夏天李海魁在上部路旁,梯田的地头,修造了两个小石檐子。

三,土质及适宜种质作物

土质属于红土结构,土质较肥沃,耐旱保收。适宜种植玉米,谷子,高粱,豆类等作物。蔬菜类可种植土豆,南瓜,豆角及油类作物。

四,地名由来

因这个洼儿基本都是红土质,因此起名红土洼儿。

五,故事

据老一辈人说,大崖岭的山岭上是狼道,因整个大崖岭群山相连,视野广阔,与其它群山岭岭连接,环环相扣,狼跑起来不受阻碍,所以得名狼道。特别是解放前后,人烟稀少,这一带时常有狼出没。一般一两个人是不敢在这里做农活的,有时狼还跑到村里去伤人,曾经四街就有一个小孩在吃过晚饭时被狼叼走了。

整理人:李海魁


                第五节,葫芦娃儿(6)

一,地理环境及地形地貌

葫芦娃儿上宽、下宽、中间窄。上半部地块较长,中间地块较短,下半部地块稍长,形状好似一个葫芦锯开的一半。海拔最高976米,最低878米。地理位置东经113.81,北纬36.60。东与红土洼儿相接,西与后南洼儿相接。上半部分都是从与红土洼儿相接的圪梁上的路来往行走,洼儿中间有一条路,下半部分就是从这条路上来往。上至山尖,下至主道。

二,区域内现状及历史传承

葫芦洼儿的土地多属付氏祖先开发,民国初卖给李氏家族一部分土地和山坡,李氏家族也逐渐扩大自己的土地,所以这个洼儿就成了付氏和李氏的沟洼。这里土地总面积16.21亩,石堰总长9746米,其中荒废0.27亩,堰长123米。解放前属于私有制,解放后,一九五六年以后归为集体所有。一九七六年通过土地调整后归为五街六队。一九八一年承包到户。由李小榜、李兴奎、李桃顺、李香明、李土定、刘凤民等承包管理。花椒树578棵,黑枣树20棵,其中有四棵有150岁以上,柿树3棵,椿树4棵,杜梨树1棵,桃树1棵,杏树1棵,核桃树1棵,桐树2棵。石檐子7个,其中一个在与后南洼儿圪梁相接处,是清朝咸丰年间修建的。

三,土质及适宜种植作物

上部靠山岭少部分土质属于红黑相间,中间一大部分为浅红色土质,下边一少部分为黑白相间。适宜种植玉米、谷子、高粱及豆类作物,蔬菜可种豆角、萝卜、南瓜及油料作物。

四,地名由来

因这个洼儿上半部分较宽阔,中间细窄,下半部分稍宽,形状像一个倒放着的葫芦,因此而得名葫芦洼儿。

整理人:李海魁


          第六节大崖岭横路北小沟(7)

一地理位置:

大崖岭沟横路北小沟位于大崖岭的北边,上至横路下至横路,南至崖跟,北至崖跟,是一个独立的小沟。

耕种面积8.5亩            石堰长1458米

没有荒废面积

花椒树20棵        黑枣树2棵    桐树2棵

木料树2棵

最早修建人是付氏祖先

现在耕种者:刘香民

二土壤性质:

横路北小沟内适宜种植玉米、谷子、大豆、高粱等作物。适宜栽种花椒树、黑枣树、桐树等树木。北小沟地势偏高土薄地块小不耐旱,所以不适宜种植红薯,小麦、南瓜、大豆等作物。

三历史演变:

1957年土地权归为集体所有制,分别为十多个生产小队所有,1976年王金庄对插花地进行了调整,大崖岭归王金庄五街耕种,1982年将全部土地责任到个户,现有五街刘相民耕种。

四小沟概况

大崖岭横路北小洼位于大崖岭的北边,是一个比较独立的一个小沟,小沟地势土薄、向阳、不耐旱因此沟内树木不算太多。沟内的边缘被大量的马机饼和比较抗旱的植被所覆盖,看似很不起眼的小沟,但路的两边长有很多自然生长的中草药,如王金庄土话滴滴菜根儿学名蒲公英,全珠都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刺疙瘩的学名华东篮刺头,别看它浑身都长刺但牲口还特别爱吃,以前呢叶子晒半干,紫灰加热焖干,搓掉粗皮火石与火练(钢片)相撞相磕,即可取火。打锣骨朵,形状像打锣锤而得名,听老人讲它的根也是中草药,具体医治未知。顺菜:学名大叶铁线莲,有袪风除湿的作用。

整理人:曹翠晓


          大崖岭第七节一队南湾(8)

一地理位置:

大崖岭1队南湾是南大崖岭的一个小湾,位于大崖岭的南边,站在山尖上可以瞭望到王金庄五街村被群山环绕非常壮观,距王金庄有两公里。 下至横路水窖上至脑岭东至东角西至大路。

东经:113.8069          北纬:36.5920

海拔:917

梯田面积:25.49亩          石堰长6762米

94块

荒废土地:6.26亩              石堰长1654米

最早修建人:付氏祖先

现在耕种者:刘相所、刘聚平、刘书民、李榜德等

二土壤性状:

大崖岭一队南湾属红土地,适宜种植玉米、谷子、高粱等作物。适宜种植树木花椒树、核桃树、黑枣树等。顺着山路一直走,路的两边长满了各种植物,比如人们讨厌的小槐叶,驴爱吃的铁稍的蹦,还有各种野生药材所覆盖。

花椒树:453棵      黑枣36棵      桐树28棵

柿子树:1棵            椿树1棵

三历史演变:

1956年集体所有制集体耕种,1976年调整插花地,为五街耕种。1982年实行连产责任制由五街刘相所、刘聚平、刘书民等人耕种。

四故事传说:

大崖岭的岭头是一个视野开阔,领地非常空旷的地方。狼经常在这里出现,据说这里是狼道,所以在这里耕作的人们都会有一点害怕。后来村民都是一起商量到地里耕种这样就不怕狼的出现了。爷爷以前呢给生产队放羊,有一天夜里爷爷睡着正香,被外面的动静给吵醒了,但是爷爷没有在意,不一会声音越来越大,九月的天,地里是非常冷的,爷爷顾不上穿戴整齐,拿起镰刀就快速的飞奔出去,等爷爷出去了正好看见有只狼在撕杀着小羊,爷爷为了保全羊的性命和狼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没过一会狼就吓得乖乖的逃走了,虽然一些羊有外伤,但是爷爷发现的早没有伤及要害,保全了所有羊的性命,为生产队减少损失。

  整理人:曹翠晓



      第八节横路下水窖上北小沟(9)

一地理位置:

北小沟位于大崖岭的北边,是北大崖岭的一个小沟,东至横路西至西坡南至山角北至路。横路有一口水窖,前尖上有个上百年的石檐子。

东经:113.8084          北纬:36.5994

海拔:最高930米          最低880米

梯田面积:3.07亩      11块土地

地堰长577米

荒废面积:1亩    5块土地

地堰长:271.58米

花椒树:96棵    桐树6棵    黑枣树4棵

最早修建人:四街付香平祖辈

现在耕种者:付江

半山腰有一个新建石檐子

二土壤性状:

北小沟属红白土地适宜种植玉米、谷子、大豆、高粱等作物。适宜种植树木花椒树、黑枣树、核桃树等树木。沟内有野生树木香春树、杜梨树、马机饼等野生植被,顺着山路一直走有很多马机饼,这种树是自然生长的,无需人们种植,干和茎长出很多像针一样的形状,长4到5厘米,叶子很小,这种植被十分耐旱,很适宜在沟内生长。近几年的经济价值很高,采摘新鲜的可以卖到1.5元一斤,晒干的种子最高可以卖到15元一斤,听说它是用来做化妆品的。北小沟的路上长有几棵椿树,椿树又分为香椿树和臭椿树。区别香椿和臭椿的方法就是香椿的茎是带红色的而臭椿是带黑色的,这是最简单的辨认方法。

三历史演变:

1946年土地改革私有制(付香平祖辈耕种)1956年集体所有制集体耕种1976年调整插花地,归王金庄五街耕种1982年实行连产责任承包制,将全部土地责任到个户,现有五街村民付江耕种。

四故事传说

横路以上北小沟的前尖上,有个上百年的石檐子,当时祖先在这开垦田地的时候经常下雨,人们没处躲雨,只好冒雨跑回家,由于这里离村庄比较远,所以祖辈就想着在这建一间小房子,不仅能遮风挡雨,晚上还能留宿节省时间,为开荒更多的田地。建一间房子所需的材料水泥、木头、梁等材料成本太大,最后祖辈想着山上这么多石头为什么不能用它做材料呢?第二天村民找了一块平地,从不远处搬来很多又薄又大的石头,找出石檐子的重心,从下往上一层压着一层垒起来,垒到石檐子的最顶层只需一块大石板就盖住了,没有用其它任何材料,省时省力还省工,这就是祖先的智慧。

石檐子的作用有很多,它不仅能遮风挡雨,夏天人们在地里干活,也可以在里面午休。每年秋收的时候是最忙的季节,人们为了节省时间会住到石檐子里面。进入冬季之前人们都会给驴备足草料,家里又没有地方放村,村民就把草料放到石檐子里面,等吃的时候在去驮,由于它的用途特别广,后来在别的沟,也逐渐修建起来,现在石檐子也成了沟内别样的一道靓丽风景。

  整理人:曹翠晓



          第九节半崖沟前湾(10)

一地理位置:

前半崖沟位于大崖岭的北边,此湾东至东角西至西角上至岭下至沟底。前半崖沟最底层的梯田在其沟口处,长度不足5米,走进半崖沟石街盘旋而上,中间有个石崖绕道上去,沟突然极为宽廓,一沟上去又分为四个沟凹,借山顺势绕缠至山岭。山岭的长度达一千多米,大自然的神功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形成浑然的整体,从对面的山头上望去,活脱脱像一只开屏的孔雀。

东经:113.8113          北纬36.5997

海拔:954

现在耕种面积:21.74亩        石堰长5398米

103块梯田

现在荒废面积:2.22亩            石堰长562米

12块梯田

最早修建人:付氏祖先          曹氏祖先

现在耕种者:李榜奎、刘子定、李江录等五街二队

二土壤性状:

半崖沟属黑白土壤,适合种植玉米、谷子、大豆、高粱等作物。适合种植花椒树、核桃树、黑枣树等树木。

三土地变迁:

半崖沟前湾最早是由付氏祖先和曹氏祖先开发,1981年12 月,依据党的农村农业改革政策,实行连产承包责任制,将全部土地责任到个户。半崖沟土地由五街二队耕种。

四地名由来及传说故事

老一辈人呢经常给我们讲起沟内的奇闻趣事,狐仙的传说是我记忆犹新的,传说这条沟的狐狸众多,有的修成了狐仙,但这些狐仙大部分都不会伤及百姓。从前有个叫锣唤的人经常在地里干活,白天呢他会做一些饭菜,晚上住在石堰子里面,但他一觉醒来,这些饭菜莫名其妙地就不见了,等到第二天,他又做了一些饭菜,放到石檐子里面,早上起来这些饭菜又没了,心想着一定是狐狸偷吃了,但这也只是猜测,这天晚上聪明的村民就假装睡着,夜深了狐狸也想着这时候人们该睡着了,就偷偷地溜进石檐子里面在偷吃。村民灵机一动,想了个办法就把锄头放到锅的跟前,这一天狐狸又来偷吃了,他看见人们都熟睡了又往近走,狐狸一脚踩上去把锅给套脑袋上了,打晕的狐狸直转圈,吓得狐狸再也不敢偷吃人们的饭菜了,所以后来就流传了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锣唤老结巴。

    整理人:曹翠晓



              第十节半崖沟后湾(11)

一地理位置:

半崖沟后湾位于大崖岭的北边,因为在沟的中心位置,正好是这道沟的一半所以叫半崖沟。半崖沟的形状如一把扇子,远远望去非常美观。东至东角西至大路上至岭头下至庆灵地。

东经:113.806              北纬:36.5997

海拔:最高处940米,最低处861米。

梯田面积:

共有梯田21.112亩       

石堰长4713.6米          一共有73 块

荒废面积:

4.52亩            石堰长1366米      共有21块

花椒树:430棵    黑枣树11棵 核桃树3棵

杂木树9棵

最早修建人:    付氏祖先        李氏祖先

现在耕种者:      李书榜等六队村民

二土壤性状:   

半崖沟属红土地,适合种玉米、谷子、高粱、大豆、高粱等作物。适合种植花椒树、黑枣树、核桃树等

三土地变迁:

这条沟最早由付氏祖先和李氏祖先开发,1976年王金庄五个大队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对插花地进行了整体调整,这条沟的土地全由五街六队李书榜等村民耕种。

四传说故事:

从元朝起村民就在这里筑堰修地,明清两朝代就把沟底处简易修地平坦之处全部修好,随着人们的增加,到清末和民国时期,开始向山坡要地,修地的时间是冬季,勤劳的王金庄人民,总是把冬闲变为农忙,充分利用冬季这三个月的时间抓紧修筑梯田,王金庄人俗称之为盘地。第五生产小队的李金爱在修梯田时,不辛被落石砸中,当场死亡,为修梯田献出出了年轻生命!

整理人:曹翠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233评论 6 495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57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831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1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1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70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82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65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08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97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76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2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0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91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34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6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这个近乎魔幻的新年开局中,把很多人对于2020年的憧憬打破,甚至碾碎。新型肺炎肆虐,影响没有边界。从它的传播...
    菁容小主阅读 263评论 0 0
  • 五律榜 第一 与诸同学游香山诗画园瞻龙榆生手札 / 北林子(拏云诗友) 龙七风骚客,百年高旷怀。篁烟横彩峪,蝶影下...
    张成昱阅读 361评论 0 8
  • 你,走入大自然了吗?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有好好走入大自然吗?不是走进、靠近,是用你的心去融入。 你们知道白云在天空...
    松xiao果阅读 319评论 0 10
  • 我的女儿今年十岁了,从两岁上幼儿园开始,由于他爸爸工作的时间比较自由,因此,他全包了孩子上学的接送工作。他...
    与梦同行阅读 156评论 0 3
  • 你聊不下去,是因为你还没掌握聊天的方法论,请看下文。 与人社交时如何很会聊天是个大家都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非常...
    十五_5a60阅读 5,035评论 7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