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碎片化学习。
人类进入到了高度文明的社会。但是我们还是带着原始人爱探索的基因。所以每天我们打开手机东看一下西看一下。时间不知不觉的就消耗光了。有些人批判碎片化学习。其实真正的问题不是学习形式碎片化还是整块化。而是我们漫无目的的去看很多东西,而没有朝一个方向去思考。
如果我们能带着思考去学习,不管看到什么东西都回归到一个主题上来。
那么碎片化学习和整块式的学习本身并不没有问题。
比如刘慈欣,在娘子关电站的时候写了很多科幻作品包括《三体》。他并没有全职写作,也只是利用工作之余碎片化的写作。
而且他在娘子关电站工作的经历。包括电站电站之后经过的改制。这些经历、体验都会融入到他三体写作的情节中。
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工作的时候。发表了有关相对论的论文。在专利局的工作也帮助他去思考,接触了一些很前沿的发明专利。也帮助了他去研究相对论。
只有始终保持思考。那么,你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经历的都会帮助你完成你思考的主题。
02通过分享榨干自己
之前在剽悍行动营中,有一天排长让我们可以分享一点什么?然后我就说我能不能分享一下自己学英语的经历。经过排长和班长的鼓励。我连夜写了2000字的分享稿。第2天我做分享之后,有20几位老铁加了我的微信。群里的小伙伴。所以在后来进入牛人进化营,我很快找到了三位老铁天帮我写推荐信。
03价值意义。
我们在寻找定位的途中。我们应该多思考如何找到更有价值意义的事情?包括之前一起参加社群的小伙伴,有些也开了自己的公众号。其中有一位,每天四点钟凌晨四点就起床。然后完成日更。可以说他非常的勤奋努力了。但是他的公众号阅读量一直都不高。究其原因,我是因为他写的内容。类似于自己的日记。虽然说这些东西并不是毫无价值的。但是别人阅读起来,却很难获取什么有用的点。不管之后我的定位如何要成为哪方面的行家。我想做到对别人有价值、有意义,是我首先要思考的第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