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写作✏️日更打卡第九天
重新定义自己的语言元素。短短5分钟的课程我反复听了5遍,还是有点懵懵懂懂的,感觉这个节课程像泥鳅一样抓不住重点。
笑来老师说,我们所使用的语言会限制我们的思维,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从打磨自己所使用的概念开始,所以需要重新来定义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元素。
名词是用来感知到的某个人或事物的词汇。有抽象的或是具体的。
动词是用来描述某个人或某个事物行为和动作的词汇。
形容词是用来描述我们对某个事物和人的感知的。
副词是用来描述我们对某个事物的感知的感知的。
笑来老师从以上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几个方面做了注解,通过对不同词句的感知,对实物名词以及抽象名词的阐述来说明文字是有生命力的。并建议我们拿自己写过的文章和别人的文章来做个对比。找几支不同颜色的笔,把里面所有的名词用带有颜色的笔圈出来,实用名词用一个颜色,抽象名词用另外一个颜色圈起来,圈完之后你会发现,一般来说大多数人的文章里抽象名词的比例是少的,因为大多数人缺乏抽象能力的思考。你再拿几篇别人的文章,把那些名词前后的形容词都圈出来,突然之间你就好像跳进了那个作者的脑子里,能够看到他对周遭世界的感知。有些人的世界是多彩的,而有些人的世界几乎是黑白的,我们在梳理文章的过程当中就能感受到作者对他所能感知事物的感知,通过情境的代入,你会觉得有的人的世界是空荡荡的,有的人的世界是拥挤不堪的,有的人世界错落有致的,有的人的世界是平面的,另外也有些人的世界是3D的,你都能从作者的文字当中感知到他的灵魂。就如有的人的文字是平面的,有的人的文字是立体的,平面的文字让你看完以后没有太多的感觉,而立体的文字有一种很强的画面感。
比如鲁迅写过一段文字:“院子里有两棵树,一颗是枣树,另外一颗也是枣树。”看完以后,你有什么感觉?一种孤独的味道,苍凉的感觉有没有?有一种很强的画面代入感,大脑很有延展力,让你不知觉得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思维和感知力,如果说用“院子里有两颗枣树”这样的陈述我们可能就感知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很强烈的画面感了。
再比如李欣频说:“我卖的不是牛排,而是牛排的滋滋声”,会不会让你有种想流哈喇子的感觉,脑海里立马呈现出一个立体的画面,火红的炉火,烤牛排的香气,甚至还有你爱吃的黑胡椒的味道,文字在瞬间就有了灵性。
不同的文字,让我们对内容有着不同的感知,就像有些文字会看后义愤填膺,有些文字看过以后会让我们泪流满面,有些文字看后有一种忍不住的冲动一样。
我曾经看过这样的一条朋友圈。“今年55岁的我,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生活虽不富裕,却也温饱有余。法院工作退休之余,综合考察后我选择了美韵森的微商事业,余下的日子里在自己变优雅的同时,我还能为自己身边的人发一些光亮。为了老伴常年的医药费,为了帮助儿子分担每月高额的房贷支出,为了孙女想上名校那渴望的眼神....
扎到我了,看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在下面留言,阿姨支付宝?评论区好多人留言:
奶奶给您点赞!
老师给我也发一套美韵森奢金面膜!
还有很多的留言:阿姨你卖啥、我想买!
文字总能触动人性最柔软的部分,所以当我们能运筹帷幄的驾驭文字的时候,你的文字就会随着感知舞动起来,就会更有生命力!
所以,重新定义你的语言元素,让你的文字动起来!
我是美韵森-雪儿,个人品牌践行者。
学习是仰望星空,践行是脚踏实地。
2019邀请您一起做践行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