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三联生活周刊》发表了周刊记者孙若茜对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李明副教授有关“无聊”这一话题的采访录。
李明老师认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无聊”在心理学领域是个小众的话题,但是正在成为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一个研究对象。这一趋势的原因之一是心理学研究在符号和语言层面逐渐进入了一个瓶颈,很多语言之外的体验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其二是因为无意义感在这个时代中变成了一种常态,而无意义感经常伴随着无聊的体验,使得对于无聊的研究变得绕不过去。
目前对于无聊的研究主要是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视角,李明老师澄清了无聊、无意义感、放空等概念和说法之间的异同。我的理解是无聊和无意义感总是相伴相随,但是既有重叠也有不同:
无聊是一种无法名说的虚无感觉和状态,本来是中性的,如果带上探究和评判(认为“不重要”、“不对”、“不好”),通常在认知上会导向“无意义”,继而加剧情绪的负性(抑郁或焦虑),但也可以转化和升华,形成新的赋意和价值创造。
无聊在行为上通常表现为无所事事或做一些通常被认为“无意义”的事情,而无意义感有时会表现为非常忙碌但仍然感觉无意义、无聊(这时带上了价值评判),无意义是无聊的感受体验加上意义和价值的评判,形成的一种综合感受。
在无聊的负性转化方向上,抑郁和焦虑是作为中间变量的两种可能的情绪状态,相对来说,焦虑导向“想要”,更积极,但不知做什么;抑郁导向“什么都不想做”,更消极。焦虑需要调整到合适的水平,重度的抑郁需要更多的干预。
“无意义感会导向情绪的一种动力水平较弱的抑郁倾向,更多是指向一种低自尊的状态,它会让人产生一种自己什么也做不了的想法。但是无聊的体验并不等同于抑郁,也不等同于无意义感。另一方面,无聊也可能会伴随焦虑的情绪,当无聊指向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目标,但它又没有路径的时候,伴随的就是一种无所事事所带来的焦虑感。这种焦虑的背后并不是不想去创造,所以是带有一点烦躁的,它更多指向一种高自尊的状态,什么都想做,但是不知道做什么好。”
在无聊的积极转化方向上,李明老师认为积极的、创造性的无聊有五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安全感、知识和技能等心理资源、一定的注意力指向、形成团体并游戏化、财富或经济资助等其他资源支持其脱离生存焦虑和急功近利。对于这五个条件,我个人认为前三个是基础的必要条件,其中的注意力指向也就是导向“心流”状态的必要条件,团体可以认为是最后一类“其他资源”当中的一种可选资源,“其他资源”是有一定空间的,经济条件通常必要,但是不是说绝对需要达到个人财务自由的很高水平,任何能帮助和支持个人突破经济限制、避免导向负性状态的其他资源都可以。
最后,李明老师认为“放空”和“无聊”是不同的体验:
“放空和无聊是两种不同的体验。放空是一种审美体验,是那种无功利的打发时间的方式。放空的体验里可能不需要用什么东西来填补,在意识经验里边它处于一种没有心理活动指向的意识流的状态。但无聊不是,无聊没有功利的目的,但是它仍然有所指向。”
我个人认为,放空也不是绝对无所指,只是放下了成见和预判,让当下的联结产生效力,让具有创造性的新事物有了产生和浮现的空间,所以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无聊状态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