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焦点讲师班坚持第476天分享(2018/9/20)
这几天整理课件时发现了一个新的词:目标颤抖。指的是动机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假设有一个图表,横轴是动机,纵轴是效率,动机和效率之间是呈一个倒u型关系的。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没有动机它的效率会很低,随着动机的增加,效率也会不断的增加,但是过了一个点之后,动机如果再增加,就会导致效率的下降。
当一个人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没有动机是没有效率的,可是动机太过于强烈了,效率也会降低,“欲速则不达”。只有适度的动机,才能带来最高的效率。
这一现象其实在生活当中也有很多的体现。比如说在奥运会的射击比赛项目中,有时得冠的并不是往届的世界冠军,反而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其实这就是目标颤抖的体现。能来参加奥运会的每位选手水平都是很高的,能力是不相上下的,拼的就是心态。那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和奥运冠军之间的区别,恰恰就在心态。
而这一现象在孩子的学习当中也是存在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学习好的孩子。比方说,有些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觉得这个字写得不好,于是他就会把整张纸给撕掉,再重新写,直至达到他满意为止,那如果这样的话,他的学习效率自然就会降低。在追求细节,追求极致的过程当中,效率就会降低。但我们不是不追求细节,而是要把它控制在一个度里面。 同样在学习上,我们也不是要把孩子的学习动机推到极致,而是要适度。
大家听说过一个词吗?“好孩子综合征”,这似乎就是目标颤抖的体现。有很多孩子平常的时候表现特别好,作业、测验完成的也都很好,小考试也都不错,但是一到大考就发挥失常。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要考好的动机太过于强烈。而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想要提高他的学习效率,恰恰要做的就是把他想要考好的动机降低到适当的程度。
生命的目的在于获得持续的快乐。学习成绩好当然是这个快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一定不是唯一的。比如说打球,比如说音乐……,当孩子的快乐可以从其他领域中获得的时候,他就可以从中获得支持。
如果把一个人的成就感比如成一张桌子。有的人的桌子是一条腿,有的人的桌子是两条腿,有的人的桌子有三条腿,有的人的桌子有四条腿。有的孩子不但学习比较好,可能还会唱歌,或者是弹琴,或者是球打得很好,和同学们的关系也很好。像这样的孩子如果在学习遇到挫折的时候,成绩下降的时候,他可能会难受,但是他肯定不会一蹶不振,因为能给他带来快乐的成就感,还有其他几条腿呢!可如果这个孩子,他的成就感只有学习成绩这一条腿,那就很危险了,如果一旦在学习上出现问题,或者大幅度下降,那么他成就感所带来的快乐就会崩塌。
学习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它一定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发现。让我们找到成就感桌子的四条腿,把动机调动到适当的程度才能更好的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