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杨翠英
我65岁,只有一个独生子,如今一家8口,我打算和亲家这样养老!
我叫杨翠英,今年65岁,我是一名教师,现在已经退休,每月退休金有8千多元,我老伴是一个单位的副局长,现在也已经退休了,退休金比我高点。
我们这辈子一直生活在家乡的小县城,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但是我们夫妻恩爱,过的很幸福。我们只有一个儿子,大学毕业后考上了我们县城的公务员,早已经结婚了。
儿媳甜甜是我退休前的同事,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我是数学老师,甜甜研究生毕业考到了我们学校,正好和我教一个班,我一看这个女孩文文静静、漂漂亮亮的,还满腹诗书,真是打心底里喜欢。
甜甜教书用心,我们虽然不是教一门课,但是甜甜总向我请教和学生沟通的技巧,甜甜对班里每个学生都不放弃,愿意走进孩子们的心里,甜甜家是农村的,她说自己就是通过学习当上了老师,高中三年至关重要,她希望自己班里的孩子都能充实的度过这三年,不虚度光阴。
我们相处3个月后,我知道甜甜只在大学期间谈过短暂的恋爱,现在没有男朋友。我看到机会来了,我一定要把甜甜变成自己的儿媳,这么好的女孩,可不能让别人抢去了。
我就对甜甜说想给她介绍对象,甜甜大方的答应了。甜甜说现在工作稳定了,也没有换工作的打算,以后肯定在我们这里定居。我说了男孩的基本情况,甜甜觉得很好,愿意见面了解一下。
我回家也没和儿子说要介绍的女孩是我的同事,我儿子是“理工男”,别看长得高大帅气,但是从来没谈过恋爱,大学时,理工科的班级里的女生也不多,现在工作了,只能通过介绍了,指望他自己给我找个儿媳妇,我觉得比登天还难。
两人见面后,我问儿子感觉女孩怎么样,我儿子说:“我觉得她人很好。”
我就知道儿子是很喜欢甜甜了,接下来,就是我发挥的时候了,我又问了甜甜对我儿子的感觉,甜甜说:“就是他不怎么说话,我觉得有点闷。”
我接着说:
“那些整天甜言蜜语的才不可靠,结婚过日子关键还是看人品。这男孩和熟人在一起可幽默了,等你多了解下你就知道了,他可和我说对你一见钟情呢,他从没谈过恋爱,不好意思表达自己的感受,你和他多接触几次就知道了,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不良嗜好,待人宽和,都是他的优点啊!”
甜甜认同的点了点头,之后,我就总给儿子找好吃好玩的地方,让儿子约着甜甜去玩,两人慢慢有了好感,每次约会后,我总问问甜甜什么感受,让我儿子及时调整,两人不久确定了恋爱关系。
那次期末考试后,甜甜班的语文得了年级第一,甜甜高兴的不得了,我趁机说请甜甜出去吃饭庆祝,甜甜说必须出去庆祝,但是她请客,她还想叫上其他几个老师,我忙说:
“今天就我们两个,下次再喊她们。”
甜甜也没坚持,说正好我们两个好好聊聊天,我心想是啊,以后我们都要在一起生活了!
吃饭的时候,我告诉甜甜我儿子就是她现在的男朋友,我早就认定她这个儿媳了。甜甜听我说完,小脸通红,很不好意思,反应过来之后,甜甜说:
"我也是和您最投脾气,我还一直把您当我的老师,您教了我这么多!”
甜甜的性格也是有点内向,我听她这么说,就知道她心里应该挺高兴我当她婆婆的。
后来,甜甜和我儿子顺利结婚了,我给他们在县城买了200多平的四室两厅三卫的大平层,为的是亲家来帮着带孩子方便。因为儿媳生大孙女的时候,我还没有退休,请保姆我们还是不放心,只能拜托孩子的姥姥姥爷来带了。
儿媳本来有一个弟弟,但是在5岁的时候出车祸去世了,这样的丧子之痛啊!亲家公和亲家母真是令人心疼啊!所以儿媳也是特别牵挂父母,儿媳的家在我们省内另一个市,回家一趟需要大半天车程。
亲家两口子在他们村经营一个小饭店,平时只有他们两个人,到了春夏的时候,因为他们村有一个旅游景点,生意还不错,就雇一个同村的妇女帮忙。
我和老公决定,亲家来带孩子,我们每月给他们5千元,我让儿子给他们,一开始亲家公和亲家母怎么也不肯要,但是最后儿子问儿媳要了亲家母的银行卡号,每月直接打到银行卡里。
亲家公和亲家母就没再拒绝,但是总补贴到生活中去,还总给孩子买这买那。亲家公和亲家母做饭特别好吃,我们总去儿子家吃饭,我和我老公都不喜欢做饭,我婆婆在的时候,都是吃我婆婆做的饭,婆婆去世了,儿子读大学了,我和老公在各自的食堂吃饭,晚上只喝点稀饭,或者在外面吃。我最喜欢吃亲家母包的博山水饺,亲家公做的博山酥锅、博山硬炸肉了,对了,我亲家是博山人!博山菜真是好吃啊!
大孙女刚上幼儿园,亲家公和亲家母想回老家了,但是没想到我儿媳又怀了二胎,我们都不让他们走,儿媳二胎生了儿子,儿女双全了,我们一家8口人了,真是一个大家庭了。
这些年,我们真是没吵过架,个人发挥个人的能量,亲家做饭,我们收拾,亲家接送孩子,我辅导作业。
我们还偶尔出去旅游,路费、酒店、门票的钱都是我们老两口出,我们提前订好,但是亲家在吃饭、坐缆车等当场需要花钱的地方,总是先把付钱了。要是跟团游,费用都是我们出,我们有退休金,能拿的过来。
我觉得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能斤斤计较,多为对方着想,每个人的基本情况不可能完全一个样,习惯也不可能一样,还是多互相迁就。
我们这样生活在一起,帮着儿女带孩子,也减轻儿女的养老压力,尤其是儿媳,再也不想家了,过年都是一起过,也不存在回谁家的大难题了。
我们和亲家打算一起继续这样生活,这样养老,等再老了,不能完全自理了,我们就住在一起,让孩子单独住,我们请钟点工或住家保姆,也会考虑一起住养老院,这样我们还互相有个照应,孩子们来看我们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