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讲的是粮食生产开始时的地理差异,到这章谈论一下粮食生产传播的原因。以前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是以狩猎采集为生,为什么他们当中有人会选择继续狩猎采集,有人会选择粮食生产呢?他们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呢?这就是第六章要解决的困惑。
第六章 种田还是不种田
01
人无论做什么决定都会有他的原因,哪怕是我们最原始的祖先,在没有知识结构、文化素养、人文环境等充足的理论来支撑他们做出更理智更明确选择的时候,最直接的就是生存的本能。
从我们现代的观点来看,这种选择都有点愚蠢,因为作为狩猎采集的不利条件是显而易见。实际并不然,首先就先比较一下狩猎采集与粮食生产的优劣势。
狩猎采集
劣势:野外生存环境凶险、粗野、短命,每天为寻找食物四处奔波,劳累饥饿,没有柔软的床铺与足够的衣裳。
优势:狩猎采集简单直接的能够得到自然赋予的食物,不需要长时间的去培育照料作物。能捕到猎物的男性在族群中声望很高。
粮食生产
劣势:身材矮小,营养较差,患严重疾病的较多,需长时间照料作物。
优势:稳定的居所,免除饥饿的威胁,期望寿命延长。
在这之前没有一个农民以前见过农业,也根本不知道农业是怎么一回事,也预见不到粮食生产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可能我们会理所当然的认为粮食生产是发现的,或者发明的,实际并非如此,粮食生产还是狩猎采集,这中间是不存在有意识的选择的。是什么因素让他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刚开始粮食生产者也是流动的群体,他们先是种下作物在生长期给园地除草,然后接着去打猎,几个月后又回来收获,粮食生产刚开始是作为补偿狩猎采集食物的不够而来发展的。
早期阶段,人们采集野生食物与培养非野生食物是同时进行的。我们都是希望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努力、最低的风险得到最大的回报 ,一个成年男子每天早上是决定打猎还是除草,按照食物获得的难易程度、 口感、营养等最大的回报方法,按优先顺序来分配劳动力。
粮食生产就是由狩猎采集发端于前,然后一步步的发展起来的,是相互竞争,此消彼长的关系。
02
随着对驯养作物的依赖增加,狩猎采集活动在时间分配上就会变得越来越少。粮食生产对于时间和劳动力分配的不同,决定了最终的结果。
另外还有一些相对重要的因素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使得人们更多的转向粮食生产。
a、野生食物减少
过去几万年人类狩猎方式,动植物的资源已经不那么丰富甚至消失。狩猎技巧的提高,让大型哺乳动物很快灭绝,人类从自然中越来越难以获得充足的食物。
b、动植物驯化
野生资源的减少使狩猎采集活动的好处减少,增加了驯化动植物的可能性。早期粮食生产发源地的气候变化大大增加野生谷物的产地面积,从而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收获大量的庄稼。
C、农具的发明
粮食生产最终是要依赖一些技术的,对于野生粮食的收集、加工、贮藏的技术日积月累的发展,生产上必要的方法、工具和设备迅速出现。农民已经弄清楚怎么对小麦进行收割、脱粒和储藏。所有这些技术发明都是为了利用野生谷物发展而来的,也是种植粮食作物的必备条件。
d、人口的增加
人口密度增加与粮食生产起着双向作用的,就像我们长期争论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人口密度的增加,迫使人们去奖励那些无意中增加粮食生产的人,以获得更多的粮食。定居后的粮食生产反过来促进人口密度的增加。
结果地球上大多数适合粮食生产的地区,狩猎采集有只能有两种命运:要么被邻近的粮食生产所代替,要么采纳粮食生产的办法。
有些地方由于存在强大的地理或者生态障碍,粮食生产很难从外面移入,生产技术也很难传播进来。这些以狩猎采集为生的族群,虽暂时没有被粮食生产所替代,但随后的命运是听任枪炮、病菌与钢铁的摆布。
第五、六两章谈论了粮食生产开始的地理差异跟传播原因,可以看出世界上几个独立发展粮食生产的地区,有着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的优势,人类历史上的先进与文明、贫困与富有并不是由于人类自身的原因决定的,更多的是外界条件制约。
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就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如今人类已经走到粮食生产的阶段,接下来我们就要分析一下种类繁多的原始野生植物,我们是通过一种什么方式去过滤、驯养,植物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他们的生生不息。
第七章 怎么识别杏仁 ,让我们看看那些别有心计的植物吧。
2018年6月20日
================================================================
文章目录:月丫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