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孩子跟我说一个情况,周六周日在家休息的时候想学习,还想玩手机,特别矛盾,也知道自己初三了,况且重点班周六周日都不休息,自己如果想赶超的话,就必须得努力,即使这样子的话,也不知道是否能成功,但是回到家又特别想休息,想玩手机,实际上听到孩子这样说的时候,以前就会特别不理解,就觉得那还是你意志力不够坚强,所以才会特别想玩的,当你对一个人有评价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包括一个眼神动作,都或多或少让人觉得不是那个味,因此当心口不一时,还是选择闭嘴吧!
而今天为什么想听听孩子的感受?大概和这段时间自己的经历有一些关联吧,虽说把分享又开始了,可是约练仍然在暂停的状态,如果问你想不想约练?那肯定是想的,既然想,那为什么又没有行动起来呢?像刘老师的分享里说的,一个休学在家的孩子又重新去学校,这中间要经历很多细节的,有时候自己也特别纳闷,居然想怎么有没有行动呢?有时候担心自己这么长时间没有参加约练了,会不会不适应?如果参加的话,自己的原因会不会影响到约练的效果?等等等等,前怕狼后怕虎,思考着都快不知道有什么,就是想的太多,而行动的就少,你越在意她吧,越想参加吧,却一直有参加不了,心里面越着急,所以这两天也在一直的不断观望中级群的约练情况,把原先的信息提示关闭,调制了开放的状态,说不定哪一天自己放下来的时候,能重新的再次投入到约练当中,不强求自己,既然目前做不到就做不到吧,越想想的越多,反而会使得其反,真的像手中的沙子,越抓反而越抓不到。
所以当孩子跟我这样说的时候,比以前能多少理解一点孩子,那周六周日就是让在家休息的,玩一会儿手机怎么了?想玩就玩一会呗,没什么大不了,就是看见孩子面前铺着作业,而在玩着手机,尽管内心有一点担心吧!但是却没有上前去说什么,作业学习,这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现在做不完,他会自己想办法的,大不了晚上赶呗,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假如现在唠叨孩子,也许孩子觉得理亏,会去学习一会,可他心里面真的想去学习吗?能学的进去吗?也未必吧!既然想玩,就让他玩一会呗,等到晚上了,你知道作业没有完成,他或许能投入一些呢,认真一点了,即使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那也比强按着头去吃草强,因为在他的意识当中,已经觉察到自己需要努力,这是目前没有做到,他自己感到有一些愧疚,这一些愧疚有可能就是他学习的一个动力,而作为家长,就是要忍着痛,耐着性,看着孩子该吃的苦,该撞的墙,该经的事,一件不少的经历过才有可能成长,而这个过程中,家长只有不断地学习成长,才有可能做到一二,有的时候家长会认为自己吃的苦,受的罪,积攒的经验,告诉孩子,避免孩子少走弯路,可好像人家并不见得会领情呀,所以路还是得他一步一步的走,而我们这是一个陪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