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提笔写写母亲,千头万绪,却不知从何说起,最怕自己拙劣的文字写不出真实的母亲形象。终究,还是不希望那些尘封的记忆渐渐淡去,想留一些美好的记忆给自己。
一、母亲的“软弱”
少时,我们家是典型的严父慈母。父亲严厉,母亲和蔼;父亲是那种遇事脾气急躁,很难控制情绪的人,而母亲是那种温和、隐忍的人,我总认为这就是母亲的“软弱”。
鸡零狗碎的生活最能考验一个人的耐性,也最能看到一个人的性格,而母亲展示给我们的一直就是她温和的一面。
母亲的脾气很好,在我们姐弟三人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几乎没有打过我们(或许也是有的,只是那时太小,如今已经记不住),就是骂我们的次数,也是极少的。
小时候我们犯了错误,父亲的态度简单粗暴,就是严厉的训斥,而母亲总是无条件的接纳我们、包容我们。以至于,从小我们姐弟三人与母亲的关系要比父亲亲密的多。直到长大成人,就养成了习惯,无论发生什么事,总是急于向母亲诉说。即便是在外地,也总是第一时间想把自己的看见的奇闻异事或者悲伤、喜悦告诉她。哪怕没有什么大事,也总是要打电话与母亲絮絮叨叨说上好久,家长里短,总能缓解我们的不安或者负面的情绪。
平常夫妻在天长日久的生活难免不出现摩擦,我的父母亲也是一样。小时候他们起了争执后,父亲总是气冲冲、急躁躁的,而母亲却与平常没有什么差别,照旧帮助父亲干农活、洗衣、做饭。。。。。。少时,我总不能理解母亲的这种淡定与从容,为什么吵架后还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怎么会有如此好脾气的人?那时候,总觉得母亲的“软弱”就是一种懦弱。
从小到大,从没有看见母亲与亲戚邻里发生过正面冲突,即使是在自己有理或者吃亏的情况下,也未曾见她向别人发脾气,总是说“算了算了”,转身去忙自己的事情。那时候,觉得母亲的“软弱”就是是一种无条件的退让。
“软弱”的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有足够的耐心与细心。小时候上学,冬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北方的天气总是干冷干冷,母亲总是提前起来给我们熬好稀饭,让我们喝完热乎乎的稀饭上学去,而很多同学的父母怕麻烦只是给孩子准备馒头和咸菜。
上初中时,在玉米成熟的季节,上学的小路四周都是玉米地,特别是在清晨上学的时候,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让我和姐姐害怕。在那个几乎无人接送孩子上学的年代,为了我们的安全,也为了避免我和姐姐碰见同学被笑话,母亲总是默默地跟在我和姐姐的身后,送我们到学校的附近,再回去干农活。
小时候,是个物质相对贫瘠的时代,可是有母亲在身边的日子,生活过的却是有滋有味,她总能变着花样让我们吃的津津有味。农活再忙,她也不会耽搁我们一顿饭,那时候她总说“吃好饭才能干好事”,再大的事也不急于这一会功夫。
表面“软弱”的母亲给我们的是一种默默无悔的付出,是一种无私的包容和爱护,是从容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母亲的“坚强”
母亲的“坚强”与她外嫁女儿的身份不可分割。姥爷家在外省,距离我家大约300公里的路程,这样的路程在现在交通高速发展,私家汽车常见情况下,也就两三个小时的路程。
可是,没有如此经历的人不会想到,在那个交通不便,要翻过2座盘旋山脉的回家之路是何等的艰难。
据说,在我5、6个月的时候,母亲抱着我,领着两岁多的姐姐去姥爷家。那时候,每天只有一趟发往姥爷家方向的班车。
那时候为了赶车,等不到天亮,因为父亲当时在外工作,五点多大伯便推着自行车送母亲和我们。正逢下雪天,从家里出发到市里边,只能推着走,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漫长路途,走到市里车站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唯一的一趟班车。
无奈之下,母亲就拦下了一辆前往姥爷家方向拉煤的类似于解放大汽车类的车子。抱着几个月大嗷嗷待哺的我,拉着2岁多的姐姐,还带着一个大包袱。好在当时社会稳定,民风淳朴,随随便便就可以搭上这样一趟免费的顺风车。就这样母亲在凌冽的北风呼呼而过的卡车上带着两个孩子奔赴姥爷家。
汽车沿着盘山路从黎明走到天黑,疲惫的司机把车开到一个招待所说不走了,歇息一晚。
因当时招待所稀少那晚住宿的人又多,只剩下三楼的房间,母亲只能在服务员的帮助下,抱着我,领着姐姐一路几乎是爬上了三楼。
第二天清晨,又开始了继续这样的颠簸之路。直至中午,母亲才换乘另一辆公共汽车到达姥爷家的附近。
母亲说,到家门口的那一刻心里好像放松了,全身都是酸软的。实在拉不动姐姐和随身带着的包袱,她就让姐姐在路口看着包袱,抱着我去叫人帮忙。
母亲常常说,那时候自己二十多岁,胆子大,什么都不怕,唯一担心的是在北风呼啸的卡车上,我这个几个月大的孩子会不会被冻坏了。有时候,我会戏谑的对她说多亏我的命大,否则现在哪有我。
外嫁的女儿都有一把不为人知的辛酸泪,而母亲却是靠着坚强的意志,克服各种困难,几十年来在两个省之间奔走。
母亲的“坚强”是我少时懵懂之心的一盏明灯,至今让我不能忘怀。
上初中的时候,班里的女生流行用毛线编织发带和发饰,我也不甘示弱,却怎么也编不出像别人一样漂亮的成品,我总是很沮丧,觉得自己笨手笨脚的。母亲总会笑着宽慰我:“好好学习,等自己将来长大挣了钱,想买多少漂亮的都有”。
记得上高中时,有一阵觉得考大学无望,班里有关系的几个同学上了技校或者职校,没关系的同学有辍学去做了生意。那一阵,我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波动。那一周,住校的我没有上周五的课,便请假回了家。
母亲看到我有心事,和颜悦色的询问,我把自己的困惑告诉了母亲。母亲对我说:“无论怎样都要坚持把高中读完,即使最终考不上大学,多学些知识也是好的”。她告诉我,像我们这样普通的农家子弟必须得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摆脱命运的安排,吃得了眼前的苦,才会有日后的甜。那晚的月亮很圆很圆,月色中母亲身上的光彩却是如此的炫目。
因为姥爷子女多的原因,母亲要帮助姥姥照顾家里,作为家中女儿中的老大没有进过一天的学校,认识寥寥不多的字也是长期的死记硬背中记住的。她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讲不出什么深奥的道理,可是她用最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人生的许多哲理。
从小,我便知道“谁有不如自己有”的道理。母亲一直用身边的故事告诉我们:人要学会自立,不要依赖于别人。无论是父母、子女、夫妻、朋友,都不要一味地去依赖别人,只有自己掌握了本领,有了独立的能力,才能挺起腰杆做人,才能去帮助别人。
母亲一生奔忙,养育了三个儿女,也倾其所能帮助我们照顾下一代,为我们分忧。如今,母亲虽已过花甲之年,也患上了高血压等疾病,可是她依然坚持干农活,照料孙儿,一刻不得闲暇。
母亲的“坚强”不仅是意志的坚强,更是人格的坚强。
母亲的软弱中带有坚强,坚强中透着柔软。她用一颗无怨无悔的心为儿女奉献,用一颗包容之心善待身边所有的人,用豁达的人生观为我们树立榜样,有这样的母亲,人生无憾。
愿我的母亲健康长寿,愿天下所有的父母亲健康快乐,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