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无数遍想要改变自己的决心,却在要做出改变的那个时间点又输给了脑前额叶。顺从人性的事情做起来实在是太容易了,譬如说把事情失败的原因推脱给外因,李宰旭太帅了,所以我才在凌晨十二点不小心点开了剧又看了通宵。
阿德勒说不改变是因为你已经下了不改变的决心,于是我这次我不再找借口,问问自己,到底是什么让你决心不改变。我发现竟是因为我白天的效率太低。我做了一天的论文,或者写了一天的文书,却没有完成一件事情,这让我既自责又没有任何成就感,我没有在正事上得到快乐,于是便去快乐易得的地方寻找。我只要打开剧就能得到快乐,就像是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里面描绘的毒药或者感官电影,可真是太快乐了。于是我发现想要改变自己的关键点在于提高白天的效率,只要我在白天的正事中得到了一点满足感,我都不会再去寻找那低级的慰藉,即使寻找也不会报复性的汲取低级快乐。
而提高效率的方法是什么,而我又为什么效率低下呢?我找到了两个原因:一是过度追求完美,我没有能力达到百分之百,却在每一件事情上,不管大事小事重要不重要,都在苛求做到最好,于是我无限的拉长做事情的时间。这个的解决办法是“设置时间边界,不求完美,在规定时间内做到最好。”今天修改推荐信的任务中用了这个方法,发现一件半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事情被我硬生生的做了一个月,也是离谱。二是总是分心,比如我会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同时做很多事情,一会查一下论文文献,突然想起来简历中要改的一个点就又跑去改简历,最后的结果是我好像什么都做了一点,又什么都没做完。这个的解决办法是“在一天的开始就明确好今天要做的几件事情,然后在固定的几个时间模块开始前,在国誉自我中书写好xx时间段任务是xx,目标是xx,跟问题一的解决方法结合起来。”我又想,如果真的有很重要的其他事情的点子冒出来,我就先把他们一起记在绿本本上,然后做完这个时间段的事情,再一起集中处理。
于是,今日内省之后得出的改变自己的方法是 “一段时间内只专注于一件事,设置时间边界,不求完美,在规定时间内做到最好。可以辅助记录brain dump.”
第一天开始在简书上写日记,记录个人成长,想要变成更好的自己,想要重新喜欢、认可自己。记日记需要30min,于是规定23点去洗漱,十分钟之后写30min日记,之后可以看更新的漫画,最后以读十页书为一天的结尾。一月份的第一本书是《被讨厌的勇气》,希望看完可以再来开新文集写读书感悟。明天的日记希望能更多的反思一下一天的状态和工作。
运动,阅读,输出,思考,平稳高效做事,学习。
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