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同时发布史上最严的网约车新规,紧接着杭州、重庆、辽宁等城市也纷纷出台相应新规,其中北京的新规对网约车驾驶员的户籍提出要求,非本地户籍驾驶员不得从事网约车运营。简单点来说,就是“京人京车”。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你将可能面临打不到车或者网约车比打的士更贵的现象。
网约车面临改革 市民如何选择?
毫无疑问,如此严苛的条件,将会大批量的造成车辆、司机供给减少,从而形成网约车的车费上涨,甚至超过的士。堂主认为,市民喜爱搭乘网约车,一方面是便宜和方便,我们可以花少量的钱,在任何时间,随叫随到,解决了市民出行打车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之前的打车市场,出租车毫无竞争,坐享份子钱,导致服务差或者不愿接客等问题,当把网约车投入市场,好比“鲶鱼效应”一样,出租车市场瞬间冷清,遭遇改革的压力。
众所周知,几大网约车平台已经合并,曾经大量的市场补贴早已消失殆尽,价格早已上升。那么,网约车改革之后是否依旧会受到市民的青睐呢?我们需要等待市场来给出结果。据悉,最近网上疯传各大网约车运营商已经开始着手和司机解约的事宜,虽然被已经证实为恶意造谣,但在政策的影响下,约车平台也将考虑如何真正辨识司机真实身份,做出更好的安全服务来满足市场要求。
约车虽容易然则险象丛生
以前,只要拿出手机,点开约车APP,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系统给出价格,附近的司机就会收到请求接单。从出行的角度来说,只要一分钟不到的时间,用户就可以打上车出行,确实很容易。然而,在约车如此容易的条件下,有些东西用户必须要考虑一下,让我们先来看看以下这组数据:
网约车安全大数据
从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的14个月内,警方已接到2685起涉及网约车的警情,从网约车司机中发现在逃人员13名,涉毒人员381名;网约车事故率高于私家车,发生43宗死亡事故;排查发现,1200多名司机还在实习阶段,6000多名司机驾驶证异常;
看到以上数据,你一定非常震惊,已经习惯网约车的我们从来都没想到安全隐患竟会如此之多。网约车司机入职门槛太低,身份模糊不定,导致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平台漏洞进入该行业。网约车恶性事件的不断发生,安全问题受到人们高度关注,如何保障乘客的安全,如何提高乘客对车主的绝对信任,是各大网约车运营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网约车司机身份暗藏玄机大数据慧眼识金
不久前,交通部、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等7部门联合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首次明确了网约车驾驶人员的从业门槛。各大网约车运营商在收到司机的申请之后,会审查驾驶人员的“负面清单”,而此类的标准可以正规执行,得益于“大数据”的运用。
运营商会将司机或车主在申请时提供的基本身份信息与公安机关在全国违法犯罪人员信息系统、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毒品犯罪嫌疑人员数据库、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重性精神病人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实时全面查询比对,从源头上阻止部分事故的发生。
总结以上,其手段就是从网约车注册的源头对人(驾驶员)和车进行审核。基于这样的需求,大数据主要能做什么?我们来看看新规对网约车司机身份的几条要求:
1、取得相应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并具备3年以上驾驶经历。
2、无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记录,无吸毒记录,无饮酒后驾驶记录,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
3、无暴力犯罪记录。
4、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很明显,在前面三点要求中涉及到司机的各项记录,而大数据将会从多种渠道收集此记录,再通过多维度的信息整合,高效的识别司机的真实身份。
以数据堂推出的”网约车出行安全系列产品”为例,该产品主要从注册司机和注册车辆的相关信息审核着手,验证司机身份和运营车辆信息的真实性。比如,在对网约车的风险把控中,对司机的核查,该产品可以根据司机提供的手机号、银行卡号,通过风险黑名单等多维度数据,判断司机身份的真实性、信用风险、犯罪记录以及其他情况。同时,还能通过人脸识别判定网约车司机是否为真实车主,根据注册司机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车主的可识别信息进行匹配,确定车主的真实性。在对车辆的信息核查中,该产品可以根据车牌号、车架号、发动机号、车辆类型查询车辆违章信息、车辆里程统计等多维度数据,从而对车辆的合法性、安全性进行判定。
新规实施约车约人两不误
有专家认为,此次新规的发布将减少网约车数量,这也将在短期内增加市民打车的难度,希望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和市场推动,供需矛盾会得以解决,网约车运营商也将提供更安全周到的服务,到那时,市民的出行安全将会有更大的保障,套用网友一句话”北京户口,有本地车牌,开的都是2.0L或者1.8T以上排量的车”,如此优厚条件,你不要约吗?
数据堂利用多个行业的数据资源,通过自身的核心的数据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挖掘重组,推出了面向网约车平台的“网约车出行安全系列产品”,助力大众网约车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