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在那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瑰丽花园,我一眼就相中了桃花,从此,一见倾心。
或许是追寻李白“桃花流水窅然去”的闲适飘逸,或许是感慨崔护“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无力惆怅,抑或是忆起张志和“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衷心喜悦······总之,烟花三月的无边春色里,只有那抹白里透红的淡粉身影,伴随着清风摇曳进我的心底,萦绕着经久不散。
传说,一位叫安期生的神仙,某日饮醉,遗墨于石上,石上便长出了绚烂桃花。难怪桃花拥有无比神奇的魅力,如此不同凡响的身世,让她开在哪里,哪里便有了不同寻常的意境,轻轻地迷醉人心。
桃花清丽而雅致。柔软的花瓣中央探出细长的嫩黄花蕊,抚触着金红的晨雾和暧昧的柔阳。质朴的深棕树枝里跳出朝气蓬勃的青翠嫩叶,扶衬住温婉的桃花美人,花叶交映,楚楚动人。初阳柔和的光线洒落万物,也给桃花染上一层绯红的薄晕,说不出的娇羞和清丽。好一幅桃花沐阳图!一切安谧得像某个未知的天宫仙境,美得不掺杂丝毫的尘意。适时,天外飘来千万缕缠绵的雨丝,不一会儿,桃花美人的翦眸便浮起了若隐若现的水意。一阵轻风拂过,美人缓缓跟随风的音律偏髻摆腰,似在浅吟低唱,又似在甩袖起舞。花涡里晶莹的水滴摇摇欲坠,愈发清纯得诱人。灵动中透出娴静,娇媚中呈现雅致。“春水明如镜,桃花雨带春。”五柳先生世外桃源中的光景大抵也不过如此吧。
桃花妖娆且张扬。犹记得南国原野上那片绵延数里的桃花林,遍地风情,流光溢彩,气势天成。我臆想,遥远的时光那头,定有一位身着青衫、衣袂飘飘的年轻男子,遇见过如斯良辰美景,于是万分惊艳地咏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朵朵桃花拥簇似锦的明媚,晃晕了赏花人的眼。桃花妩媚但不轻薄的美,被镌刻在厚重的竹简上,传诵千年。桃花该是这般极致妖娆的,否则,又怎会引出无边的风月:元稹与薛涛用桃花笺流水传情;侯方域赠李香君桃花扇定情示爱;崔莺莺桃树下拈花微笑,张生初遇“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千金小姐时情愫暗生······周朴诗云:“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桃花拥有的不只是窈窕的身姿,那些传奇里或真或假、旖旎香艳的桃花运,更是蛊惑人心,惹人遐思,招人追羡。纵然桃花张扬,可谁人不爱呢?
桃花还能随遇而安。“野店桃花万树低”,荒野小店边;“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城郊陋屋旁;“花开烂漫满村坞,风烟酷似桃源古”,闭塞山坞里;“山寺桃花始盛开”,深林古刹外;“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华美王孙家;······处处可觅桃花踪影,她完美地诠释了“贫寒富贵皆能守”的含义。我敬桃花无论贵贱都能坦然相对的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静如止水,“只与东风一手牵”,自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除却美丽的外貌与脱俗的品质,鲜为人知的是,桃花还可入药入食。桃花为蔷薇科植物桃树的花卉,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平,入脾肺经,有利湿消肿、解毒止痛等功效。将桃花碾碎,取其汁水敷肤,可使皮肤细腻娇艳,延缓衰老,防治斑点,极为美容养颜。因此,深讨女子欢心。另外,桃花煮鲜鱼、桃花粥、桃花茶、桃花酒等等,光听名字就感觉风雅异常,令人垂涎欲滴。
不知不觉中,我已将桃花爱入骨髓,心甘情愿拜倒在她倾国倾城的容颜下,穷尽一生来仰望。憧憬在小桥流水之畔,盖座素雅的院子,植上一院的桃苗,待东风来临之际,几株桃树放庭院,满墙春色满墙红。徜徉粉墙黛瓦、绯花碧叶之间,人生在世,该几多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