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白日之下》由简君晋执导,于2023年11月2日在中国香港上映,半年后才在内地上市。影片中的所有案例均改编自香港的真实事件。
昨天去看了这部电影,几个镜头下来,就让我倍感压抑,原本阳光普照的心房,一下子黑云压城了。看完电影,感慨颇多。
1
晓琪带舍友通伯去了他想去的海边,可通伯不看海,倒是一直看着天空,他说:“我绑船的时候,经常希望上岸。现在上了岸,还希望什么呢?”
-对于里面的舍友,人生的希望早就消失殆尽,留下的只有绝望。可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坚强地活着。活着本身,就是人生的意义吧。
2
一位老人没了呼吸,晓琪去找看护人员,可看护人员置之不理。通伯告诉晓琪:“你记住,到时候你看见我快死的时候,千万别救我。”
晓琪的妈妈说“他(晓琪的爷爷)是负担,我也是负担。人老了就是负担。”
-想起了我的奶奶和外婆。奶奶有七个儿女,年老体弱时也是被送往养老院,老爸和叔叔不时去看望她;后来因为奶奶病得严重,就把她接回家,请人给她洗衣做饭,帮忙看护。
有那么多儿女又如何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维持,有自己的家庭要经营,也要有收入来养活老人,哪来那么多时间照顾老人呢?
如果儿女自己的生活也拮据,那老人的日子就更难捱了。
”以后我们养老该怎么办呢?“妹妹问。
是啊,老了该怎么办?这可能是所有人正在、或即将、或迟早都要面对的问题。当自己老了,手里还有钱,就可以活得更体面一些,更有尊严一些。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我们都不敢懈怠,原因之一,就是以后的养老吧!
3
晓琪的上司说,“二十年了,我做过很多专题,很多都有回响,但这个世界,有变过吗?”
晓琪说,“恶未必有恶报,善未必有善报,就是真是这样,我还是会选择公益和善良。”
-尽管新闻报道可以曝光社会的丑恶、引起广大民众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但它并不能保证这些问题会得到解决。作为一直追求真相的一线记者,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拿到的真相,竟然只是给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粒小沙子,激起了几圈涟漪,然后湖面重归于平静,他们会感到非常难过、非常无力。
尽管如此,晓琪还是选择公益和善良。我想,不仅是记者,还有许许多多的你我他,我们虽然弱小,但我们内心依然向往阳光,我们依然相信,我们依然愿意,选择公益和善良,为这个世界贡献一点点微博的力量。
4
经过侦查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晓琪终于揭开了彩桥之家的黑暗面,揭开了院长章剑华忠厚老实的面具下的兽性。虽然晓琪的报道很轰动,但案件却因证据不足被律政司撤控。虽然彩桥之家最终被关停,但舍友们无处可归,只能和他们的家属站在雨中,等待被移送到其他地方。晓琪在其中穿行,被利剑般的指责的话语无情地刺伤。晓琪此刻只有孤独的身影,满眼自责的泪水,曾经的一腔热血幻化成了无力、自责。
此刻,通伯告诉晓琪“人生有很多事情可以选,会选的人不多,选对的人更少。你要记住,不要为做对的事情而自责。“
-选择,从来都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更何况,很多时候,我们很多人,从小都没有被给予过选择的机会。好不容易做了选择,做对了选择,却得到了悲伤的结局,要摆脱那份自责,又岂会那么容易呢?
5
残疾的人们,住在非常简陋的小房子里,吃着再简单不过的食物,时常被看护人员虐待,在露天被脱光衣服群体冲凉。
-我看到了残疾人的凄惨,眼中泪光闪闪;我看见了他们的尊严被剥夺,内心悲伤蔓延。
我看见了自己的幸运,四肢健全,头脑正常,先生和孩子也是正常人;我同样看见了自己的幸福,拥有勤奋而顾家的先生,聪明而体贴的儿子。
6
明仔看到智障的女孩被院长拉进房间,知道院长的心思,跟着到了院长门口,被院长发现并绑在了一个房间里。他极尽努力挣脱出来,从窗户跳了出去,留给世界一声巨响。
明仔的妈妈告诉晓琪,也许她冥冥之中早就在等着这个结局……
-作为妈妈,我能理解明仔的妈妈的苦衷。孩子是智障,无法独自生活,而自己迟早要先于孩子离开这个世界,担心自己离开后孩子无依无靠。当孩子离开了,自己也就了无牵挂了,妈妈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悲凉啊?
我知道,现实中也会有这样的家庭。家长也许不知道要做产检,或者产检没有检查出胎儿的问题,所以就将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也就带来了悲剧。祈祷世界不再有这样的案例,不再有这样的悲剧。
影片中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性格,他们身上的善良与邪恶、勇敢与软弱,这些人性的光辉与黑暗,也许,值得你也去看看!也许,你也会看到很多很多!
欢心,爱写作,爱生活的亲子关系导师,超200万字育儿日记达人。靠近我,温暖你;链接我,照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