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引起的颈椎骨关节、软组织、及周围韧带、肌肉与筋膜等慢性损伤,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等刺激或压迫了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引起一系列功能障碍综合征。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为了更好的让人们了解,就以中医护理颈椎病展开论述。
目的:通过中医护理,理疗,膏药贴敷阐述如何有效的治疗颈椎病。
方法:通过对颈椎病的症状,分型及病例进行总结。
结果:中医护理在治疗颈椎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颈椎病 中医护理
颈椎病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是一种慢性脊髓型退行性疾病,一般在中老年年龄段发病率较高,男性比女性多,知识分子和办公室工作人员多过体力劳动人群。临床常见表现为颈、臂臑、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四肢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中医中药配合完善的护理,是保椎病疗效的重要措施。
1.病因机制
目前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现在医学认为,颈椎病的病因主要有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两方面。内在因素包括年龄、体质、颈椎的生理解剖结构等,外在因素包括急性损伤、慢性劳损。(如头颈长期固定某一位置,不良坐姿,睡姿等),急慢性感染(如咽喉部急慢性感染)等,从中医学角度分析,颈椎病属于“痹症”“顽强”“眩晕”等范畴,因机体气血或脏腑虚损,风寒湿邪入侵经络,致使经气运行障碍,气血不融经络或瘀滞于局部。
2.颈椎病的症状及分型
2.1 颈型 颈部酸胀,酸痛不适感为主,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缓解,常因长时间低头工作而加重,可反复发作。
2.2 椎动脉型 头痛、头晕、颈部转侧时眩晕加重,并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甚至猝倒等症状。
2.3 神经根型 颈肩臂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出现枕部或上肢放射痛,可伴有手指麻木,上肢发沉、无力等症状。
2.4 交感神经型 头晕、头沉、偏头痛或颈部痛,视物模糊,胸闷、心慌、肢体发凉或手足发热,四肢酸胀等症状。
2.5 脊髓型 早起有双侧或单侧下肢沉重,步态不稳,行走困难,脚底踩棉花的感觉,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肌力减弱,持物不稳,持物容易坠落等症状,后期可出现瘫痪,甚至卧床不起。
2.6 食管型 主要表现为咽喉干涩,咽喉部疼痛,明显异物感,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咽喉、食管症状。
2.7 混合型 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各种症状者,即为混合型颈椎病。
3.外在与护理
3.1 休息 在日常生活中,为患者制作一个清洁、舒适、安静的良好环境。不宜使用高枕,注意保暖,特别是颈部保暖,尽量限制颈部活动,不可使颈部过屈或侧偏,枕头不宜过软、过高,并应将枕头垫到肩部,疼痛好转后逐渐做颈部各方面活动,以增强颈部肌力。
3.2 推拿按摩 在进行推拿按摩时,手法宜轻柔和缓,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和局部变化情况,要防止手法粗重引起的意外。推拿结束后用颈托固定颈部,卧低枕休息,用颈托时,须观察症状有无缓解,在症状消失一段时间后,可减少颈托的使用时间,并最终除去,以防长期应用引起的颈背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3.3 热敷 用中药泥灸进行热敷,中药泥灸通过刺激穴位,疏通脉络和药力热传导,安全高效祛除体内的风、寒、湿、热、毒,达到治疾病,防疾病,扶本固元,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热敷时注意温度、时间及病人情况。
3.4 敷贴 选用舒筋活血、祛风散寒的膏药,如马明仁膏药,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清朝末年传下来的。在使用膏药时要注意贴敷穴位及膏药贴敷时间。
3.5 健康教育 通过宣教,将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及不良颈部姿势对颈椎的影响告诉患者,使其提高认识,自觉纠正不良习惯,并将健康教育与护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3.6 康复训练 康复操可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和痉挛的软组织,向患者说明康复的重要性,使其主动配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姿势:两脚分开与肩膀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
3.7 出院指导 应选择硬板床,它可以随着脊柱的生理曲线变化起调节作用,枕头应质地柔软,适合性好,以中间底、两边高的形状为佳,它可以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对头颈部起到相对制动与固定的作用,睡觉时不可俯着睡,枕头不可过高、过硬或过低,不要对着头颈部吹冷风,注意端正头,颈背部的姿势,保持脊柱的正直。
讨论
颈椎劳损本质上是颈部肌肉牵拉伤,一旦颈部受伤后,颈部会变得僵直,颈部应得到充分的休息,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颈椎,是延续颈椎退变,预防颈椎病最好的方法。向患者解释颈椎病的恢复过程是长期和慢性的,并且在恢复过程中可能会有反复,应做好心里准备,不必过分担忧,对于颈椎病患者应进行一些心里康复指导,消除患者的悲观心情和急躁情绪,树立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邓大学、黄一梅 .中医临床护理备要【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宁立州、杨爱民、赵咏梅.颈椎病额康复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3
[3]周海燕、章会.颈椎病的保守治疗及护理【J】 海军医学杂志.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