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晨启新程
图:网络
01
前几天某三年级孩子的家长在微博中晒出班级群中一家长对老师霸气十足的要求:
提出要求的父亲,只有一条理由:“我们很忙,很忙,特别忙,非常忙!”
发帖的家长表示群里老师没有回复,但家长们都炸锅了!
有家长认为这个家长太过激了,怎么教得好孩子;
有网友说“霸气”家长说出心声,只是大家不敢在班级群里说;
有吃瓜群众说,用现金收款是学校的规定,老师也是奉命行事;
后一条截屏是爸爸发飙后的解释,他是心疼孩子“感觉很压抑,变沉默”,希望老师改变:不用交现金,不要求家长回家默写,孩子能按时回家,不点名。
但扪心自问,如果上面这些都改变了,“孩子变得压抑,变得沉默,感觉没信心”就能解决吗?
这位爸爸期望老师的改变,只是为不改变“我们很忙,很忙,特别忙,非常忙!”的状态找借口!但仍然改变不了“孩子压抑-父母很忙-孩子压抑”的怪圈!
02
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保罗·瓦茨拉维克在与他人合著的书《改变》中提到了事情有两种改变方式:“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
“第一序改变”是一个系统状态变化,不会改变系统原有运行模式,系统无法从内部产生改变自身所需的条件。
“第二序改变”对于系统运行模式的改变。
大部分我们所做的都是“第一序改变”,比如论文需要一个月内完成,前面20多天没有动笔,到最后一周效率爆棚,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了。效率在最后一周的改变就是“第一序改变”,并没有真正改变“拖拉-赶工-拖拉”这种模式。
古典老师在《跃迁》一书中举例说明“第二序改变”:如果做噩梦,在噩梦里跑、跳、躲避、打架都是“第一序改变”,除非真正醒过来,才能结束这个噩梦,而醒来就是“第二序改变”。
然而"第二序改变"比"第一序改变"难很多,因此很多人宁可做出很多第一序改变,也不愿意做第二许改变。
03
法国有句谚语,“凡事越变,就越不变”。
现实生活中男女恋爱常常陷入如下迷局:
男主不靠谱-女主提分手-男主改变-和好-男主不靠谱
2018年1月5日江歌案审判结束,嫌疑人陈世峰被判20年有期徒刑。为和刘鑫恋爱关系不变,陈世峰做了很多“改变”,送刘鑫礼物,给她钱,希望挽回她的心,甚至疯狂的改变——杀戮,但他这些改变都是为了不根本改变自己的暴力倾向。
网上报道,大学前女友冲突时打了他一耳光,他将对方拖到角落,狠狠地抽她耳光,几乎把牙齿打落。挫败和否定让他觉得比死还难受,会唤起他内心的强烈的还击本能。依恋但又蔑视女性的冲突,扭曲了他的人格,让他最终成为一个杀害女性的凶手。
04
单位一个程序员经常工作出现问题,招致用户投诉,他每次都态度极好,承认错误。
“这个数据怎么又维护错了?”
“哎呀,我马上马上,用户今天提交的数据太多,没来得检查。”
“修改后的IT审计报告交了吗?财务总监过来催了”
“实在不好意思,我手头事情太多了,这几天都在忙项目上的事情”
在各种借口和道歉后,他开始忙忙碌碌,甚至周末加班,但连续加班几天后,身体又不了,需要休息调状态,下一次问题又重现了。
他陷入的是:“忙-乱-忙”的迷局。
每次极好的态度都掩盖不了改变的缺失!
04
诚然实现“第二序改变”没那么容易,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安利两本书:古典老师的《跃迁》和保罗·瓦茨拉维克的《改变》。通过这两本书,我们可以对我们所处的问题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分析我们所处问题的工具,如“系统”、“因素”、“第一序改变”、“第二序改变”,知道为什么改变因素间的关系比改变因素更重要。
识局是破局的前提,有时我们深陷其中,死磕而不能自拔。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做“第一序改变”,只有“第二序改变”才是破局的关键。
比如婆媳问题是千古难题,在这个局中,妈妈对儿子的爱,妻子对丈夫的爱,两者是很难兼容的。妈妈偏爱儿子,妻子偏爱丈夫,天经地义。两者间有冲突再正常不过。
与其在婆媳问题局中死磕,抱怨婆婆,责怪丈夫。不如对这个关系改善做积极的“消极”处理。尊重婆婆,感恩她对小家庭的照顾,但不要对婆媳关系的改善抱太大期望。
借用斯蒂芬·科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影响圈”和“关注圈”的概念,
婆媳关系的改善是关注圈,夫妻关系是影响圈。在夫妻关系发力,在婆媳关系随缘
毕竟所有人的目的都是家庭和谐,如果恰好有个儿子,今天的媳妇就是明日的婆婆。
“第二序改变”有时需要向内求,有时需要向外求。
明朝大儒王阳明在《传习录》叙述了为做圣贤格竹之事:
“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改变格竹子的时间、人、方法是第一序改变,转向自己内心求解决之道才是第二序改变。
王阳明转而向内求,提出"致良知"理念,龙场悟道,终成"知行合一"的一代圣贤。
“第二序改变”有时需要向外求,了解并改变系统中元素的关系。
以写作投稿为例,就是自己和平台读者的关系。投稿屡投不中或阅读量低。原因可能不在于文章不好,而在于和平台读者的关系没想透。
有书副总编辑李砍柴到“有书”之前做过财经媒体记者,他是学古文学出身,文字功底扎实,但到“有书”发现自己的文章阅读量很低。
经过2个多月的的痛苦折磨,他发现,不是他的文笔不好,而是没有形成和“有书”读者的有效交流。“有书”读者70%都是女性,他之前写财经文章的"假大空”的套路根本行不通。他写了一些亲子主题的文章,文章阅读量就剧增。
后来他还思考如何从“亲子”,“成长”,“阅读”等几个“有书”读者关注的话题切入,给读者带来了更多的帮助。
05
现在湖南卫视热播的明星真人秀节目《亲密的客栈》中,影视明星刘涛和老公王珂,夫唱妇随,经营客栈,接送南来北往客人,过着幸福的老板、老板娘的生活。
2008年初,刘涛嫁入豪门,丈夫是“京城四少”之一的王珂。她宣布退出娱乐圈,安心相夫教子。那年婚礼花了400万,风光无限,媒体大肆宣扬刘涛夫妇的奢华婚礼。
谁知2009年,家里的天塌下来了。王珂破产、负债累累,精神崩溃,他靠吃安眠药维持生活,陷入“吃药-睡-吃药”浑浑噩噩状态。他的改变是和给刘涛一纸离婚协议,不能给刘涛幸福,也不想拖累她。
刘涛知道离婚这个改变并不能真正走出困境。她没有接受离婚的改变,而做了另一个改变:复出疯狂拍戏还债,同时拉扯两个孩子,还陪王珂聊天,散步,开导他,帮他恢复。可以想象她会有多忙,承担多大的压力!
后来,恢复健康的王珂无不感慨:“有你,我才得以重复返人间。”
回到文章开篇,炸翻家长群的霸气老爸,在微信群里向老师提要求的确很有勇气,但更需勇气的是直面自己的问题,找解决办法。从“我们很忙,很忙,特别忙,非常忙!”的状态中抽身出来,和孩子好好沟通,发现孩子变得沉默压抑的原因,然后联合老师、学校一起想办法点燃孩子的信心。
微博中提到,孩子的爸爸和妈妈都是晚上9点多,甚至10点多才回来,女孩也不愿意和爸爸妈妈说话。
在“很忙,很忙,特别忙”时候,与其花时间在微信中大段大段地对老师提要求,澄清解释,寻求“第一序改变”,不如尝试“第二序改变”。比如请个假,好好的陪孩子出去玩一天,让孩子敞开心扉,好好的哭诉或者释放压力。
在外面无论你多忙,你始终可替换,但在孩子面前,你就是孩子最需要的那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