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编程的时候,她感觉到自己的手指带着奇异的魔法一般。写程序的时候也即是思考的时候。或者,更准确的词是「编织」。
她在咖啡馆里感到很安心。
她需要这种,被陌生人环绕的感觉,被陌生人的话语,听不懂的语言最佳。就像她喜欢听那种理解不了歌词的歌一样。
她想道,从现在开始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自己。所谓,自己是自己的老板。所有的功劳都会成为自己的勋章。她正在给自己积分,10000分说明可以发一篇论文了。顿时回到小学时期,那种贴纸,小游戏,胶带,小枝条,路边油炸小吃,超级拉姆。
她不想被一个地方confine。她要走出去,去很多很多地方。在不同的场所里出现。
她将那些令人期待的东西存放在心里。
她突然很有信心,她觉得自己的创造力将带她去到很远的地方。
编织毛衣。当她打字的时候,当她看着一行一行的代码并给予修改的时候,这个意象就再次清晰地浮现出来。这个意象,她惊奇地发现,也是关于奶奶的。
那时,在那间有着昏黄灯光的小客厅,奶奶向她仔细地展示了如何穿针。她们在打一条围巾。她记得自己最终是打了一条围巾,只不过针脚歪七扭八,最后行踪不明。
以前还有那种用毛线绣一幅画。那是她们美术课的作业。她最终也绣好摆放在了家里。她记得,那栋承载着安城小学生们课余活动的建筑。在那栋建筑的前面有一棵桂花树,每年秋天散发出芳香,有一年似乎还散发了两次。
她以为自己不是一个怀旧的人。事实上,她常常向前走着,就将之前的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的地方统统忘记,又或是甩在一边,许久想不起来去探查。但是对于初中以前在安城的生活,她总是有许多眷恋。回忆在一次又一次重温的时候,其中的情感也在不断地发酵、氤氲,带给她奇异的温暖与自豪。
她究竟能从对安城的回忆中挖掘出多少写作的素材呢?
也许,那时的生活就已经是独立的一个世界了。她在回忆的时候,带着那个时刻的崭新的自己的视角,也延展了那个属于儿时安城的世界。
她不知道自己能否对现在所处的城市也发展出同样的眷恋。只不过,她觉得这间城市的绿意,似乎是格外浓的。这股绿与其他地方的绿好像不一样。也许,是对她来说不一样。总之,她在现在的这座城市里也体会到了某种缘分般的东西。这座十多年后她来到的异国城市,仿佛可以与她儿时所在的安城形成一种互文。中间的那些城市、生活的印记就这样被镂空了。
她想将安城的这个世界作为一张全息卡,就这样铺在在自己现在的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