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立与真相长存
用了2天时间读完新书《看见》,放下书又逐页翻来,书里留满了笔迹和折痕。书里的话语平白、真实又赋予哲理。柴姑娘从来都不讲大道理,而是透过故事,看事实。柴静的博客一直都在开放,并且时常更新。在这个速食时代,很多名人出书其实都是博客文章合集,而柴静的新书完全没有照搬博客旧文,全部重新梳理、反思、整合,实打实地重新深化材料与生活打磨,一笔一划地记录一个记者的十年。
读书感受最深的就是“独立”与“真相”。
生而为人,最重要的即是独立。就如胡适所说:“你们不要总在争自由,自由是外界给你的,你们先要争独立,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然是奴隶。”独立来源于思考,思考来源于生活的经历,来源于挫折对你的打磨,来源于生命中所遇见不同的人给予自己的观念冲击。独立是,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质疑、不断重建事实和因果的过程。独立是不断推翻过去的自己,完善现在的自己的过程。这途中,也面临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类人”的过程,然后再次推翻。走过去,就是一个新的自己。
很喜欢看柴静的节目,虽然没怎么看过《新闻观察》,但《看见》从去年开播几乎没怎么落过一直看到现在。崔永元说,”你看她的选题,很多都是尘埃落定的,大潮退去,她重新去调查。然后非常理智地告诉你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这才是新闻本来应有的样子吧。
10年前初入央视的柴静单薄文弱,很多人说她做不了刚性的题材,但在这十年里她也经历过刚性尖锐、咄咄逼人的阶段。而现在的她落落大方,柔中带刚,新闻采访中既赋予人文情怀又立针尖血,揭示真相。很多事情,其实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界限边际。柴姑娘总是在故事里呈现人性百态。人性会有无数种可能,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不同观念的人,看到的同一现象也有不同理解。所以从来没有真正的善恶,黑白,就像心理学家飞利浦金巴多做过的著名心理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一样,善恶没有分界,正反参照不同,好人也可能呈现人性之恶,坏人也有无辜之时。所以新闻的呈现不应该是一张写满观点的纸,而是一口可以填满思想的井。新闻应该做到的是观察,即书里提到的斯宾诺莎的界定:“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
喜欢看柴静的文章和节目,是因为她不同于一般央视女主持的一板一眼。她可以严肃的讲述一件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但又充满感性情分,是一种带着感性的理性。她离你很近,近得可以像邻家姐姐平易近人。她又离你很远,不开微博不凑热闹,专心新闻,真实理智。正是这种真相的高度,让人觉得高不胜寒。
书里讲的故事,都是以前做的节目。节目所反映的问题,其实无论哪个年代去看,都一样还会存在。过去的腐败被揭露,还有新的腐败滋生;一个地方贫困的孩子得到救助,还有无数贫困的孩子留守深山无人问津;揭穿一个家庭的暴力真相,还有更多无名家庭依旧如此。社会是由各种因素构成的,生命在不断的体验和重塑,在这个过程中只有独立与真相长存。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所有文友 建安联谊会作品集,请跟帖[抱拳] 日 子 文/林峰 日头翻过的黑白 幻化成一幅幅岁月的片段 挂在心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