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星期六,我们决定在阆中古城休整半天再返回出发地重庆。
阆中位于嘉陵江中游,三面环水,也算个半岛,早年属巴国,东汉时属蜀国,当年刘备让张飞担任阆中军区司令,也不是光看在结拜兄弟份上的,因为阆中不仅仅有牛肉吃,有好酒喝,阆中军区可是承担重要任务的。
阆中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属于蜀汉之争的战略要地——汉中的前沿接近地,进,可出白水关,直取汉中。退,可扼嘉陵江天险,守巴蜀大地,就像济南军区一样,直面美日韩。后来张飞果然不负众望,退张郃,而后助刘备夺取汉中,这阆中军区司令没有白当。
刘备夺取汉中后,派魏延镇守汉中,张飞的阆中就变的像当年的武汉军区,属于战略预备队,北助魏延扼守汉中,东联关羽抗曹魏和东吴。
关羽丢失荆州,兵败身亡后,刘备亲率5万子弟东征,东吴陆逊也率5万水陆联军与蜀对抗,结果陆逊一把火,火烧七百里连营,刘备落得个只身逃命,一命鸣呼于白帝城。
开战前,车骑将军益德同志准备亲率1个甲种师(1万多人)作为二梯队,前往夷陵助战,不料被帐下部将张达和范强所杀。试想,如果张飞带领这预备队杀入江汉平原,那结局又会是如何,可惜历史无法逆转,大江奔腾东流去,英雄豪杰留青史,我等草民只会扼腕叹息,茶余饭后摆龙门阵。
想到这我把茶壶一推:可惜当时我不在,不然我一定手刃张、范二贼,率领这铁血雄狮增援刘皇兄,可惜迟了一步,这一迟就是1700年。我昂头一咕噜,喝了一口张飞啤酒。
看到阆中古城里的百姓生活过的非常安逸清闲,与世无争,想想还是当个平头百姓好,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我们住在一家民宿当中,主人姓蒲,祖籍山西蒲县,祖上入仕为三品,后人南迁,定居阆中,经营丝绸,并开设学堂,授人子弟,乃书香门第。蒲氏后人虽饱读四书五经,满腹经纶,然,未再踏入官宦之门,此为大幸。
50年代实行土改,因家人没有在旧政府任职,所以虽然家大业大,却没有民怨,房子没有被没收,只是安排了一些游民入住,再加上女主人非常高瞻远瞩,每年都向政府交纳房契税。数十年后的某一天,突然风向一变,开始落实政策,在省政府部门任职的亲戚及时提供咨询,36家房客的大杂院,转眼又成蒲氏宅第。
蒲氏宅第隔壁是一个大家族,房产是蒲氏的好几倍,经营丝绸生意,但是比较急功近利,家人在民国时期混了个一官半职,正当官运亨通,商场得意,名利双收时,风云突变,土改时,父子被镇压,一个家族就此终结。
如今那个大宅院,还是72家房客,一眼望去,乌烟瘴气,他们的丝绸厂如今也关门了事,杂草丛生,看了不胜唏嘘。
真是有联为证:上联是世事不知有天道道道轮回,下联是身世不知有下世世世报应,横批是因因果果。
这让我不禁想起【战地日记】第二十六篇:告诫子孙,从医为师乃上乘,乐乎;做工务农虽下乘,亦乐乎;唯官宦之家,虽表面享尽荣耀,实每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稍有不慎,且祸从天降......
乐乎,悲乎,无动于衷乎。小人常乐乎,君子常悲乎。小人悲之油米琐事,乐之天伦之乐。君子乐之进爵之喜,悲之进爵之喜后。
茶毕,我们还没来得及退房,后一批住宿的已经到了,蒲氏族人也顾不了那么多书香门第的斯文和官宦人家的礼仪,赚钱要紧,“赶紧走人”,蒲氏的女婿喝到。
中午十分,烈日当头,我们狼狈的汗流浃背,抱头鼠窜,永别了,阆中。
我们一行沿着兰(兰州)海(海南)高速一溜烟的向南逃窜。
往往故事开始都是轰轰烈烈,战斗场面激烈壮观,情节跌宕起伏,到后来就慢慢的变得平淡无味,就像当年徒孙4人西天取经,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看得我心潮澎拜,可是后来的情节都不记得了。
就像我们一样,抱着西天朝圣,洗涤心灵,改头换面,坦白从宽,重新做人的决心和意志。可是转了一圈回来,一个个的还是原来那个......嗨,也难怪,当年悟空还是那个弼马温悟空,八戒再也没有当回天蓬元帅,沙和尚只是变成傻和尚。唯有师傅带回几本书,当了礼部行走。
看来西方取经还是需要的,但是吾等还是要坚持自信,走自己的路才是正途。
晚上在重庆吃了一顿散伙饭,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各位同行各自珍重,文中见。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