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慕名打开《浮生六记》,发现居然是古文,奈何没有古文功底,只好搜索了翻译的版本。
读完,感慨于青梅竹马伉俪情深的爱情,也惊叹于他们寄情山水的生活情趣。
我笑道:“真是神奇啊!李太白是你的知己,白乐天是你的启蒙老师,我恰好字三白,是你的夫婿。你与‘白’字是多么有缘分呀!”芸笑道:“和‘白’字有缘分,将来恐怕白字连篇啊。”吴语中,将错别字读作白字。两人不约而同大笑起来。
芸说:“虫子死后色泽不变,寻觅螳螂、蝉、蝴蝶之类,用针刺死,用细丝套住虫子脖颈,系在花草之间,调整它们的手脚,或怀抱枝梗,或足踏枝叶,宛然如生,不是很好吗?”我闻之欣喜,按照这个方法,在插花时也做了草虫,看到的人无不惊艳称绝。今日即便询问闺房中人,恐怕也未必有这种体悟微妙的心思吧。
羡慕的同时,我不太赞同作者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他们的鹣鲽情深和闲情逸致无不笼罩在悲凉之色中。
沈复,出生于士族文人之家,家境优渥,却不曾参加科举考试,也不曾经商,终至家庭贫困。妻子芸娘被家庭不容,沈复不能从中调停斡旋,只能随妻子一起被赶出家门。没有经济基础,生活捉襟见肘,夫妻二人寄人篱下,历经坎坷,妻子客死他乡。沈复看重承诺,过于相信朋友,被担保者跑路,自身亦无其他收入,导致其生活愈发贫困,举步维艰。作为父亲,将年幼的女儿早早出嫁作为童养媳,将儿子寄养在关系不睦的弟弟家至其早夭。妻子去世后,沉湎于丧妻之痛的同时,又拿着微薄的收入游山玩水,甚至招妓。
年轻时,沈复在父亲和家庭的庇佑下,不思进取,玩物丧志,不懂世事维艰。成年娶妻后,不懂得经营人家关系,亦不能养家糊口,支撑门户。过一天算一天,不如意时就感慨造化弄人,命途多舛。殊不知,这都是自己拒绝成长,对人生没有长久规划造成的。
人生不只是琴棋书画诗酒花,还有柴米油盐酱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