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身不能动,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来。”
成长也许就是越来越沉默,将哭声调成静音,把情绪收到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不动声色地面对这一地鸡毛的生活,将一切的挥之不去深深埋藏,然后在黑夜里,点一盏孤灯,拾一卷书,寻一点宽慰。
杨绛先生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深以为然,有些书若是没有一定阅历是读不透的,每多一次人生深刻之体验,回首看那似曾相识的文字,都能品出另一番滋味,必要经历沧桑,才能体悟到作者笔下的滴滴血泪,岁月每在心头的石上刻下一道深深的痕迹,便多一次恍然大悟。
周国平说:“读书的收获有两种:一是通过读书知道了自己原来不知道而且也没有的东西,这样收获到的东西叫知识。二是通过读书知道了自己原来已经有但没有意识到的东西,这些东西是自己感悟到的,但好像一直沉睡着,现在被唤醒了,激活了,并且因此获得了生长、开花、结果的机会。我称之为智慧。”
Someone asked:“I have read lots of books but forgotten most of them. What's the purpose of reading?”
Someone replied:“when I was a child I ate a lot offood. Most of it is long gone and forgotten, but certainly some of it became myvery bones and flesh. Think of reading as the same thing for the mind.”
这肉身只是一副皮囊,或丑陋或端庄,或躁动或安静,如《红楼梦》中那句“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人或许不只有一个肉身生命,更有一个超越于肉身的内在生命,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支配下,人这种生物不断地从自然中摄取能量来维持这个有序的有机体,种种活动最后的归宿都是去充实那个内在的生命,以期在某种程度上脱离客观束缚去达于快乐,于自己而言,文字便搭起了通向心中伊甸园的道路。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有过一段堕落消沉的日子,不敢去面对那些文字,只觉那会勾起潮水般的往事,于是整日寻欢作乐,整日昏昏欲睡,分不清白天与黑夜,分不清现实与梦境,行尸走肉一般,就像《人间失格》中的叶藏。某一天偶然照见镜中的面容,惊起一声冷汗。三毛在《送你一匹马》中写:“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阅读或许真的会从骨子里改变一个人吧,会在他偏离正轨的时候以一种生命本能的方式提醒他——看看你自己。
通过那些文字,仿佛看到了一片静海,内敛、低调、温和、谦逊、清简、纯净。喜欢武侠故事里的扫地僧,偏安于少林寺,熟悉武林绝学,洞悉江湖中事,可是却只是日复一日地默默扫地。《秦时明月》中的颜路算是自己理想人格的化身,尽管有着不为人知的遭遇,却始终保持一颗平和澄明的心,“收敛形体,隐藏智慧,离形去知,遁迹于芸芸众生之间”;剑如其人,“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其所触,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锋芒含而不露”;“君子无争、含光无形、坐忘无心,这三者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完美契合,实在难得,使颜路进入了一种绝对的虚无境界。”
若是人世间真能寻得一个伴侣,“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算是最理想的境界了吧,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这样写道,“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是怎样的一段深情。
“居处安静,无为欣欣,无为惧惧,宛然从物”,只待那绵延无尽的沧桑给自己一个答案,“年轻人,你的问题是,书读的不多,而想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