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辗转书馆,若许年纵览群书,悟得此文以判当今读书文化。
既有“开谈不言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狂傲之说,我就从红楼说起。
自曹公作《红楼梦》至今,纵有几百年风雨文化的洗礼,此书风采从无衰减之兆,仍屹立于文坛中大放光芒,魏然不倒,更成为一颗无人可撼的泰斗明珠,书中字字传神,满纸滴泪,观者无论达官显贵,或是市井草民,只要稍一用心去品鉴此书、解悟神公曹雪芹,都能为文中一字一句心酸悲楚,抹一把叹惜泪。它是祖宗留给我们的一块人人可以刨食的蛋糕,几乎是每一个读书人必猎之奇。
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每一个时代,都能创造仅属于它的讴歌,然而,时过风云变,如今,万里江山作了田,解了人们衣食之忧,却少了一片供人闲时游玩的山水乐园,以至于现在的人即使酒足饭饱、醉卧棉床,倒觉得心中满是荒芜空虚,凄凉孤独,当今世人,不过如此尔尔:
男——恨难尽天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性
女——悲苍天塑人不曾寄我施蔷之貌容
是以悲恨满楼,人为性牵,似乎在文字方面,我们做的,只是借助高科技的手段,把它转换成数据,搬上了屏幕而已,创作空洞,还把文字该有的的美韵也丢了。
大家都忙着探访一时之趣,余者也只顺天应人,忘乎所以,但人人不忘内心初梦:皆做着明日必将发达的美梦,忙着攀藤附势,紧抓着任何一丝登高的绳索,哪怕只是一线生机,这一切,即使我们不消为衣食慌忧,也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活得很累。
而有些人是没有可攀之藤的,他们沦为漫山红花中的脚下小草,不得已为生活奔劳,一段衣锦、一块面包都能引人无缝插针,何况是低门槛的著书之路?在这样的情境之下,腾达之欲自然无孔不入,无水自渗。
书籍本应是一股不染世俗的清流,我却也可以从中感到著书之笔的焦急狂躁,笔尖流出的香墨只淌成了一堆黑压压、软绵绵的痕迹,毫无牵心挂肚的文字从纸中流出,如何教人流连其中?狼藉一摞丛书满架,却生荒凉,叹!但细思片刻,也稍能静心,哪有腐肉不生蛆?啃食还需慧眼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