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人絮语》——没有人愿意谈论爱情,除非为了某某人

我一生中遇到过成千上万个身体,并对其中的数百个产生欲望,但我真正爱的只有一个。

恋人絮语,一段一段的文字,片段式的情景排列,无头无尾的对话,罗兰巴特用解构主义文本告诉我们,关于爱情与恋人。

许多深陷与爱情或曾经深陷与爱情的人宣称,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就没有资格谈论爱情。

那爱情是什么?恋人(情偶)又代表着什么?

罗兰巴特没有直接告诉读者爱情的涵义,也没有在书中大谈爱情观。他将爱情解构,让读者自己去领会爱情是多么玄妙又是多么矛盾。书中以片段式的文本论述,论述那些与爱情相关又不指代爱情的情景与对话。

罗兰巴特在书中谈到“相思”与“等待”时这样说:

思念远离的情人是单向的,总是通过呆在原地的那一方表现出来,而不是离开的那一方;无时不在的我只有通过与总是不在的你的对峙才显出意义。

对方始终漂泊不定,难以捉摸;而“我”——热恋中的“我”——又注定了得守株待兔,不能动弹,被钉在原处,充满希冀,又忐忑不安……

“不能动弹,被钉在原处”,这无疑是在受刑了,罗兰巴特这样来形容在等待中苦熬的“我”,想想,思念远方的恋人得多么痛苦呀,而在痛苦中“我”又“充满希冀”爱情让你甘愿在苦刑中期待。

相思与等待在我看来其实有很深的联系。恋人远离,所以你等待,所以你思念。

书中有一句话写得极棒,用来描述等待与爱情的关系:我在恋爱着?——是的,因为我在等待着。而对方从不等待。最后这句话其实就颇有抱怨的意味了不是吗?瞧瞧,我总是在等待的那个,而你呢?

说实话,爱情中没有公平之分,但在等待中的恋人又总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爱对方要甚于对方爱我。

嫉妒与醋意,爱情中必然存在的一种情绪,而且及其强烈并且具有破坏力,作者用“橘子”(取自《少年维特的烦恼》)来形容。

罗兰巴特这样说“橘子”,当恋人看到情偶的兴趣被其他人、物品或事物——在恋人眼中这都是他次要的对手——所吸引或转移,不免感到有醋意。

当你产生醋意时,一切,一切能吸引你恋人注意力的东西都会让你恼火。这恼火是对着谁的呢?主要是对着那些不知趣的吸引了恋人注意力的东西或者人,当然还对着恋人,因为是“她”接受不知趣者的要求,而且并不显得苦恼。这恼火还有一部分是对着自己的,来的莫名其妙又理所当然。但我们都知道,世界恰恰就是这样:就是被迫分享。所以每对恋人都要咽下他们的“橘子”,不可否认的是,“橘子”肯定会引发一场风暴。

醋意使你忌妒。忌妒是人之常情,弗洛伊德这样说爱情中的忌妒:“我爱时,我是十分排他的。”,由此可见,醋意和嫉妒似乎总是相伴而生的。我产生醋意是因为我忌妒有某些东西或人吸引了恋人的注意力,而我渴望那些注意力。失去这些注意力,我会感到不安。

在恋爱中,人们总是精神经绷与敏感,整天的不安,担心自己被遗弃,被伤害,被背叛,担心恋情遭到不测风云,产生什么异变。作者把这种情绪统称为焦灼。书中这样写道爱情中的焦灼,

精神病患者生活在恐慌之中,生怕自己彻底崩溃(形形色色的精神病征只不过是对着以崩溃的自我保护)。但“从临床角度来说,对崩溃的恐惧实际是对已经体验过的崩溃的恐惧(原生焦灼)......所以有时候需要让病人知道对崩溃的恐惧正在毁掉他的生活,而他担心的崩溃已经发生过了”(维尼考特语)。恋人的焦灼似乎也是这一回事:害怕将要经受的悲哀,而悲哀已经发生了。从恋爱一开始,从我第一次被爱情“陶醉”起,悲哀就没有终止过。最好有人能告诉我:“别在焦灼不安了,你已经失去他/她了。”

Larvatus rodeo(笛卡尔语)意为“带着假面前进”。人们在爱情中总要表现出一种欲求,而这种欲求的表现则是极其别扭的,我既想让对方知晓,又不愿自己表述出来。所以称之为“带着假面前进”:我示意自己带着假面步步紧逼——我替自己的激情罩上一层假面,却又小心翼翼地(狡黠地)用手指点着假面。假面其实就是指代掩饰,而这些假面掩饰的东西又是你想让恋人知晓的,

……掩饰必然要被察觉——我想让你知道我对你瞒着什么,这就是我必须解决的一个难以把握的驳论——我必须同时让他知道又不让他知道——我要让你知道我不想流露我的感情——而这正是我要传达给对方的信息。

每一种欲求最终总要有一个观众。

在爱情中,我们既想显得可怜,又想显得了不起,同时既想当一个孩子,又想当一个成人。所以人们在爱情中都是矛盾的(就像你既不想让爱人发觉你爱他爱得发狂,离了他就活不了,又想让爱人知晓你爱他胜过他爱你),而这种奇特的矛盾感又使得爱情显得神秘,这神秘感使爱情格外值得探究。

爱情,你说不透它是什么。基于多巴胺支配的大脑运动?这似乎过于理性了,而爱情是感性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谈论的是笼统的爱情,罗兰巴特则不同,他在书里,谈论的是片段式的爱情。一片一片,一块一块,在他的书里,爱情可以是个场景,可以是个情节,还可以是段对话,这全凭读者,罗兰巴特让读者自己去感受“爱情”,而他确实也做到了。

从出生到死亡,人的一生既短暂又漫长。在这短暂又漫长的的一生中,如果没有经历过爱情,没有经历过那种深陷与爱情中的种种复杂又纠结(痛苦、纠结、嫉妒、愉悦、兴奋、期盼......)的情绪,那这一生似乎就过于无味了。

所以,除了生与死,还要经历一场爱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结构主义学说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这个在60年代诞生的新的“主义”,最早应该属于法国人罗兰巴特。而60年代诞生的...
    迈克不白阅读 3,793评论 0 1
  • Amanda5799阅读 1,313评论 0 0
  • 逻辑后果 如果孩子做错了,父母或老师常常会使用惩罚的方式,教训孩子一顿,让他长记性,下次不要再犯。有些孩子为了逃避...
    米小远阅读 5,848评论 0 0
  • 28岁差两年就而立了。稍微有点有点能力的,虽然不一定事业有成,但有工作有积蓄啊,也有了三口之家啊。 然而这时我什么...
    那只猪积尘了阅读 3,262评论 1 1
  • 1 目前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所形成的阶层GAP越来越大,无论你现在已经多么了努力,还是与别人之间GAP那么大,被...
    飞天揽月2016阅读 3,49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