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带来一块莫湾基场口的原石,详细地教大家怎么去分析这个皮壳的各种表现,再去判断内部的情况。首先我们看到这块原石,就知道是莫湾基场口的原石,那这个场口有什么特点呢,现在市场上大多数这个场口的料子,第一个就是裂较多,底子也是较灰,第二个就是癣比较容易进入内部,第三个就是切开后,大多数都是白底青。这只是多数情况的一个特点,并不代表每一块原石都是这样。那像今天这一块,大家可以一眼看过去,整体看着皮壳的砂粒较细,但是品相并不是很好看。皮壳凹凸不平,这个说明这个内部的裂估计是会挺多的。还有皮壳上有很多杂质,皮壳并不干净,这也就说明了,内部底子也可能是不干净的。
再近距离观看这个砂粒,砂粒并不算很粗,紧凑度也是一般般。唯一不足的就是这个皮壳上,看着还有一些黄黄的杂色。这个主要是因为原石在风化过程中,由于皮壳的砂粒不够硬,在长时间风化中被侵蚀了。然后局部有些砂粒就会掉,露出了一些泛黄的杂色,这也就说明了内部很可能是不干净的,整体也许会泛黄。再看看这个皮壳打灯的情况,这块料子打灯的水头其实都还不错的,大概有两分水头,光感不算太浑浊,但是整体这个光是有点黄味的。对于这个场口来说,这也说明了,这个底子会灰,再加上皮壳的一些其他的表现来判断,内部可能会偏黄的味道。
大家可以看下图的的区域,这种就是凹进去的。那为什么有些原石皮壳,会有些地方凹进去的。那是因为这个凹进去的区域种质较差,扛不住长时间的风化侵蚀。那相对种质较好的区域就不会凹进去,那种质较差的区域就会凹进去。那这些区域的话,对应在内部的情况,也容易出现很多杂质。
接下来就分析分析这块原石癣的情况了。大家可以到图1,这种就是常说的枯癣,好像烤焦的锅巴,没有发亮的晶体形状,这种癣的话,内部已经是全部被风化掉的了,全部都是癣,所以,这一部分将是没有任何的价值的了。这种情况在这个莫湾基情况是常见的。再看图2,这些在表面上黑黑的,也是原石的癣,粗糙的黑色晶体(晶片)直插皮壳,也就是常说的直癣,这种癣会深入到玉肉内。如果对应的另一面,都是有这种癣的话,那这些癣将会是直穿整块原石。而这一块就是这种情况。
那接下来就是再来看看这个裂的情况了,像这一块的皮壳上的些,眼肉还是看得较清楚的。不打灯看的话,可以看两三道明显的裂从头延伸到尾部,那这种裂肯定是进去的了。那还有一些小裂,如果原石的种够老,小裂就会进去不会很深,但是如果种不够老,那小裂也是会进去的。那这一块原石的,裂也是不少的。对于这个裂,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技巧,就是通过肉眼以及打灯来去看这个裂。
讲了这么多,那这一块原石切开到底会是怎么样的呢,看下图,肉质是较细的,但是底子是很不干净的,也灰,还会有很多癣。然后这个裂也是较多的,那想手镯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那底色的话,也是符合莫湾基场口的基本特征。大家可以看到,这些癣都是进去了的。然后,这些偏黄的杂色杂质也是沿着这个裂渗透进来。整体看着就偏黄了,很不干净,这样的做牌子也没有什么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