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想去影院看宫崎骏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但是据说这部退隐之作不太好懂,于是便决定先看同名书籍《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看书也许可以当做是对电影的预习?
据说,宫崎骏之所以决定拍这部电影,也与这本书的影响有关。花了两三个下午的时间,在上个周末看完了。
该书可读性较高,浅显易懂,说是青少年成长读物应该也不为过,不过我觉得成年人也完全适合一看。我在想,如果在我的青少年时期就读了这本书,对我的人生会不会产生早一些的影响呢?
也不一定。如果当时就看这本书,即使看到了同样的内容,理解和感受也会跟现在不一样。从孩子的视角,可能会比较粗浅吧,当然也并非现在看过就有了多么深刻的领悟。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很多人生的课题,包括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对贫穷与富有的理解、对自我的探寻等等。
这些课题,语文数学等等课内书上并不会系统性地教授,只会大略地提及,或者被粗鲁地灌输。而其中要领往往需要我们在成长中亲身领悟,有些道理甚至到现在我们大人都不懂。
这本书或许可以当做是帮助孩子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一个辅助工具。让孩子边读、边思考,边在人生中实践。当然,也可以当做帮助成年人对自我内心世界进行修正的一本随手读物。
全书通过一个绰号“小哥白尼”的小朋友同舅舅的对话中,以及舅舅给小哥白尼的来信中,展开对诸多人生课题的深度探讨。舅舅对小哥白尼而言,是亲人,更是可信赖的朋友。故事的开篇,小哥白尼站在东京的高楼往下望,看到密如蚂蚁的人流车流,他第一次感觉到世界是一个巨型的网状结构,每个人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分子。
小朋友的视角,很有意思,不过这种思考我作为成年人都很佩服。小哥白尼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以他自己为中心,他只是无数构成世界的小小分子当中的一个。
他看到了自我的渺小,世界的广大。这的确很了不起,因为小孩子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哪怕已经长大的成年人,在思考问题时,也很难摆脱从“我”的角度出发。关于“我”的事情已经填满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无法脱离自我的局限看到这个广阔世界。
“不过,即使长大之后想法会慢慢改变,依然只限于大致的事物。人习惯以自己为中心思考、判断事物。即使长大了,这种特性同样根深蒂固。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在广大的世界上,能完全改掉以自我为中心思考的习惯的人,其实非常稀少。”
舅舅称赞小哥白尼,他有了一项很伟大的发现。自我与世界的关系,由此在小哥白尼的心中开始有一些逐渐清晰的轮廓。
接下来,小哥白尼在学校结交了朋友,又跟朋友们一起聆听了舅舅讲牛顿与苹果的故事。舅舅对这个伟人故事深度的理解,让他意识到理所当然的事物其实并不单纯,牛顿的伟大不只在发现苹果落下的瞬间,而在于背后的付出。任何简单的物品,背后一定有更加深刻的意义。
小哥白尼开始琢磨,琢磨自己身边的物品,由一罐奶粉联想到奶粉背后的正个链条,从农场上的奶牛联想到工厂、生产、运输等等具体的环节。他发现所有的物品背后都由一个个十分复杂的环节构成,有无数自己看不见的人在为各个环节付出。由此,小哥白尼更深入地理解了人类分子的关系与网状法则,互不相识的人们其实都在彼此连结。
在交友的过程中,小哥白尼遇到了贫穷的朋友、富有的朋友,舅舅与他探讨对贫富不一的人群应该持怎样的对待态度。不是粗犷地告诉他要怜悯穷人,不能嫌贫爱富等等大道理,而是给他讲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身份概念。
富人有很多钱,可以消费许多商品,但制造出这个世界上供人消费的衣食住行等商品的生产者中,很多都是穷人,或者不那么富有的人。因为有他们,才构建起人们美好便捷生活的基石。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穷人才是这个世界的建设者,应该被好好尊重。并且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对世界有益的生产者,而不是永远做消费者。
在交友的过程中,小哥白尼也经历了自我的怯懦。他为没有替好朋友出头而临阵脱逃的自己感觉羞愧,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朋友。舅舅鼓励他,拿出直面自我的勇气,做自己当下应该做的事,认真地面对自己,真诚地请求朋友的原谅,并且做好准备接受其可能带来的结果。
“我们有决定自己言行的能力,所以我们会犯错。然而,我们有决定自己言行的能力,所以我们也能从错误重新站起来。”
妈妈也鼓励小哥白尼直面自己的人生中本可以做对却做错了的痛苦事件,并且将它作为引导自我走向完善的有益途径。当下来看,这件事做错了固然心情不好,但长远来看,我们可以从痛苦中汲取新的自信,走上更为正确的人生道路。
本书以多个小哥白尼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具体时刻出发,从小孩子的视角展开,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和思考世界的本质。围绕自我与世界、人际关系、承担错误并思考其中意义、什么才是伟大等等话题,展开对人生价值的探寻。一个人唯有认真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考,思考一件简单平常事物背后的真相和意义,才能帮助我们看清生活的真相。
本书作为宫崎骏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预习,不知道对电影的理解会不会有所帮助。不过单就书而言,是一本挺推荐青少年去读的书。也推荐每一位觉得自己还未定型的成年人可以去读,读完,也许能对世界产生一点点与此前不同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