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冯唐,很多人都不陌生。尤其是近几年,他的名气可谓是不断攀升,从“冯金线”的调侃到“为女主播离婚”的传闻,再到“油腻中年人”的所引发的谩骂。有人爱他,有人恨他,有人夸他,有人骂他。而他呢?只是笑笑地说一句“关你屁事”。
第一次读冯唐的书,是在六年前,读的是那本惊世骇俗的《不二》。之后,我又读了他的“北京三部曲”,《素女经》,《三十六大》和《天下卵》。其中,我最为喜欢的,就是《三十六大》,这是冯唐在男性时尚杂志《GQ》中文版专栏文字合集,短、平、快的文字中带着一股爽利和果断,看起来很过瘾。
《天下卵》之后,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读他的书,可能是审美疲劳了,对满篇生殖器乱飞的文字也开始有点接受无能。直到《在宇宙间不易被风吹散》,我才看到一个正经得不像冯唐的冯唐。
我想,究竟是“正经”还是“流氓”,冯唐是不在意这些评价的,他只是真实地活着,无论是追名逐利还是谈情说爱,都只为活得丰富而有趣。至于外界的眼光和评价如何,他不在乎,也不回应。
而这本最新的《成事》,恐怕又会让不少人大跌眼镜了。
“作家”、“医科博士”、“前麦肯锡合伙人”,这是冯唐身上最为突出的三个标签。其中,“作家”这个身份最为大众所熟知,因为他经常写“小黄书”。而这一次,冯唐将他在麦肯锡工作多年所总结出来的管理学方法论,结合曾国藩的“成事学”,推出了自己的首部管理书籍——《成事》。
何谓“成事”?《左传·宣公十二年》载:“其为先君宫,告成事而已,武非吾功也。”
简单来说,“成事”就是指做成事情。对普通人而言,做成一件事情或许并不困难,而想要持续地成事,甚至持续地成大事,却没那么容易。
在儒家传统文化中,“成事”的标准有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立功,立言”,这三项被称为“三不朽”,是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们孜孜以求的一种凡世的永恒价值。而一代名臣曾国藩,可谓是“成事第一人”。
曾国藩,曾子第七十世孙,自幼饱读诗书,中进士,入翰林院,在大厦将倾之时,组建湘军,力挽狂澜,位极人臣。他文能吟诗作赋,武可领军打仗,一生修身律己、勤俭廉劳,以德求官、礼治为先,被誉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为师为将为相,立功立德立言”,曾国藩的成事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他也将自己成事的秘诀以立言的方式留给了后人。
《成事》一书,就是冯唐对曾国藩“成事学”的解读,它以梁启超编选的《曾文正公嘉言钞》为底本,结合冯唐自身在麦肯锡近二十年的管理实践,从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构建,到人力管理、团队领导和困境破局等五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一套简单实用的成事方法论,既可作为个人成事的宝典,更可作为团队成事的准则。
纵观全书,不外乎“修行”二字。曾国藩自幼熟读四书五经,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的是精英教育,笃信自我修行。孔子非常强调“慎独”和“自省”,无论是否有人在场和监督,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
用现代管理学的观点来看,所谓的“慎独”和“自省”,其实是自我管理的一部分。一个人只有做好了自我管理,才能带领好一个团队。
自我管理包括时间管理、精力管理、身体管理、情绪管理等多个方面。听起来很高大上的词,其实讲的道理非常简单。
比如,现代人的通病之一,就是拖延症。拖延症的本质就是懒,如何对治懒惰?曾国藩说,“不睡懒觉。”就是这样简单的方法,能够坚持的人却寥寥无几。
曾国藩强调崇俭习劳,凡事亲力亲为。这样既有助于形成沉稳坚固的内心,也能使身体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现代社会生存压力巨大,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就很难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此外,想要成事,情绪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胜不骄,败不馁,用平常心处世,用进取心做事。这是曾国藩得以在晚清波云诡谲的官场上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的一个重要秘诀。环境越是艰难,就越要保有豁达恬淡的心态,心平气静,小心谨慎,不着急不生气。
毫不夸张地说,书中的每一部分都可以作为人生箴言抄录在册并时时提醒自己。当我们学会把自己当做一个团队来进行管理,又何愁不能成事?
如欲成事,先学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