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5月即将结束,这周参加公司培训,包括工作上新了解了一些事情,写下来,反思自己,提醒自己。
001 一个拍手的小游戏
公司培训时,讲师在开头让我们做了一个小游戏:拍手,规则是这样的:按照他给出的节拍,大家一起拍手。
第一次的节拍是:123——123——1234567 ;大家完成的比较一致
第二次的节拍是:123——123——123、4 ;大家的节拍也还不错
第三次的节拍是:123——123、4——12345、67;大家的节拍混乱了
于是,讲师把我们分成3组,每组单独训练然后再整体进行,这样2次过后大家真的就一致了。从这个游戏中得出的结论有三个:
① 训练很重要。
② 用讲师的话说是:把问题的颗粒度变小;按我的理解是:拆分问题。
③ 以上两点是讲师总结的,我学到的还有两点:不要完美主义和学会分析与思考。事情的完成需要一个过程,从凌乱到整齐,没有人可以一次成型。出现问题要学会思考和分析,进而去改正,在不断的修正中逐渐完善。
002 执行力的强弱带来的巨大差异
培训的第二天是公司各地团队做报告,其中四川地区的团队说到一句话:每一次紧跟营销中心战略都让我们快速突破企业规模。开始时这句话我并没有在意,但是接连一天的各地团队做完报告后,我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
同样的战略知道下,为什么有些团队增长高达几倍,而有些团队甚至跌破底线?差别究竟在哪里?
思想上和执行力上
既然很多团队都实现了大幅增长,那么说明公司的战略并无大错,那各地团队在思想的认知上呢?在执行力上呢?
四川地区高度认同营销中心战略,进而积极落实行动,快速执行,实现大幅增长;而有的地区在思想上就没有重视,更别说执行力了;还有的地区虽然思想上重视了,但在实际行动中,进程缓慢,落实不到位,结果当然是差强人意。
其实最怕第三种类型的团队,思想上重视了,也投入了精力投入了资源,但执行不到位,结果是天壤之别。
这就像在社群中,大家都特别认同猫叔的理念,其中有一部分特别听话,认真去做,不断突破自我,实现大的飞跃;
而有一部分虽然也认同猫叔的理念,但觉得好像也跟自己关系不太大,也就听听而已;
还有一部分认同猫叔的理念,但偶尔践行一下或者不断进行“只感动了自己的努力”。
不要总是感叹同样是人,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因为同样是人,付出的行动差别就很大,结果当然是会差别很大的啊!
003 参与的重要性
举个例子:上海地区在我们的产品销售过程中增加了一项别的品牌和地区都没有的演示,效果非常好,于是公司进行大力推广,四川地区学的最快,效果也很好,但有些地区就是“我远远的观望就好”。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前期的投入有点大,有些地区害怕效果不好迟迟不愿意行动。
这就像是我们的每一次主题营活动或者每日剽悍和能量按钮的参与,有些老铁参与了,得到成长了,所以对连队的每一次活动都积极参加;而有些老铁真的是一直积极观望从来不采取行动,有的甚至是连观望都不观望直接放弃。
说句大实话:活该有些人活得那么好,活该有些人一直那么糟。美好一直都在,送你你都不要,你还想咋地?
5月快要结束啦,你认真度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