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衰,诸邪遂生。
“五月二十五日以后,吐泻,身壮热,此热也。小儿脏腑,十分中九分热也。或因伤热乳食,吐乳不消,泻深黄色,玉露散主之。”
“六月十五日以后,吐泻,身温似热,脏腑六分热四分冷也。吐呕,乳食不消,泻黄白色,似渴,或食乳或不食乳。食前少服益黄散,食后多服玉露散。”
“七月七日以后,吐泻,身温凉,三分热七分冷也。不能食乳,多似睡,闷乱哽气,长出气,睡露睛,唇白多哕,欲大便,不渴。食前多服益黄散,食后少服玉露散。”
“八月十五日以后,吐泻,身冷无阳也。不能食乳,干哕,泻青褐水。当补脾,益黄散主之。不可下也。”
本条从辨别脏腑寒热之多寡,以确定夏秋吐泻之治法。不外“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之意。
薛注曰:前法即《内经》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之本旨。又云:有假者反之,虽违其时,以从其证。盖胃伤则呕吐,脾伤则泄泻,脾胃俱伤则吐泻并作。
前证若伤辛热,停滞呕吐,或大便下痢者,用六君子加黄连、吴茱萸、木香。若停滞已去,泄泻不已,用四君子加肉蔻、骨脂。若伤生冷腹痛,泻痢青白,用六君子加砂仁、木香、炮姜。若伤鱼肉等物,用六君子加山楂、砂仁。
若泻红黄赤黑,诸脏皆热也,先用香连丸,后用补中益气汤送香连丸。若泻痢青白、乳食不化者,用人参理中丸。
若吐泻昏睡而露睛者,用五味异功散。睡而不露睛者,用玉露散。若吐而手足俱热,或喜冷饮食,或睡不露睛者,用泻黄散。或手足冷,或恶冷饮食,或睡而露睛者,用六君子、木香。然木香、黄连二丸,虽能攻病克邪,不无伤损脾胃,治者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