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户外融合的不断推进,园领导为孩子们又增添了许多新的活动材料,如树屋、水缸、大滚筒等。
一开始添加了黑色大滚筒的时候,老师们还在探讨这筒要怎么利用起来:首先太大太重了,孩子们推起来很费力,而且外层是凹凸不平的,孩子如果踩在上面脚很容易陷进去。
后来发现偶尔会有孩子会从滚筒中钻过去,刘老师便提议把滚筒连成一条通道供孩子们钻爬。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大滚筒又粗又短,无法弯曲连接成迷宫的样子。加上孩子们在泥学院的鲸鱼坡里就玩儿惯了钻山洞的游戏,那个山洞更长,隐蔽性更好,所以我们招呼孩子们过来钻大滚筒的时候,孩子们的兴趣并不十分浓厚,钻两次就不钻了。
后来,无意间发现中班的几个小朋友坐在滚筒中乘凉,有的孩子张开双臂,左右摇摆,就像不倒翁一样。我突然想到,既然这种大黑滚筒不适合从外面滚动,那为什么不能从里面进行滚动呢。于是我和刘老师商量后,便鼓励其中一个中班小朋友转过身在筒内爬行,果然可行。接着旁边的小朋友也跟着学起来,大滚筒滚动起来。
第二天,小班的小朋友也加入到了滚筒的队伍中,我们便鼓励孩子们把原本停在角落里的大滚筒滚到了更加宽阔的场地上。培泽一个人滚一个滚筒,滚到一半的时候,滚筒已经外出去大半了,差点撞到场地中间的跨栏。我正想上去帮忙,发现一一跑过去从外面帮助培泽推了起来。我鼓励道:“一一你现在就是培泽的小司机啊,可以帮他看着外面的路”。
这时候秋果果、桐桐和荷荷三个人正在为挣一个滚筒而纠缠,我鼓励她们可以像一一和培泽那样进行分工合作,显然三个人都更想待在滚筒里面,体验这种新的游戏形式。当听到滚筒外面的人可以更多地控制方向和速度,而且是轮流玩儿的时候,秋果果便欣然同意先到外面推。
虽然天气比较热,但是孩子们玩儿的很开心。不一会儿就吸引了很多孩子的注意,更多的滚筒滚动起来,在滚筒交错的时候孩子们还会热情地互相打招呼问好,俨然一副在外旅游观光的样子。
有时候三个滚筒并排滚到一起,又好像是一列多车厢的小火车。这时如果三个滚筒的动力方向不同,便无法继续前进,需要孩子们统一方向或者错开轨道。目前来看,孩子们更多的是选择错开轨道,希望以后他们能在自己的探索中发现统一方向这种方法的更多乐趣,当然这可能需要孩子们之间更默契地合作。
有的个子高一些的中班男生觉得在滚筒中爬行有点费力,便直接在滚筒中旋转翻滚,带动滚筒滚动。由此可见,孩子真正感兴趣的事,不需要你去教,他自己便会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而老师要做的便是发觉孩子的这种兴趣,并为其提供更适宜地环境条件和创造空间。